核结构材料辐照缺陷及Cu析出机制的正电子湮没谱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91026006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资助金额:86.00
负责人:曹兴忠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史戎坚,马创新,李道武,李卓昕,姜小盼,张鹏,杨静
关键词:
析出核反应堆正电子结构材料缺陷
结项摘要

核反应堆第一炉壁材料(PRVS)中的结构材料在高辐照、高温、高应力和强腐蚀环境等极端条件下的结构稳定性,是核设施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本项目以FeCu模型合金的研究为出发点,主要利用正电子谱学技术研究FeCu合金辐照损伤缺陷形成及变迁机制。通过辐照模拟实验研究辐照损伤对材料的结构、力学性能和长期稳定性的影响,如不锈钢辐照效应中Cu的析出沉积导致材料严重脆化的现象。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同步辐射装置,通过表征辐照缺陷结构、Cu的辐照析出及团簇化结构,研究合金中辐照缺陷的形成和变迁、Cu的和团簇化及其受微观缺陷对微小Cu纳米颗粒析出过程的影响等机制。从辐照过程中组织演变对结构性能的影响机制上探讨提高材料在高温、高应力条件下,抗辐照、抗腐蚀和抗蠕变的合金化途径,为设计和开发新型核结构材料奠定实验基础,为核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项目摘要

核反应堆第一炉壁材料(RPVS)中的结构材料在高辐照、高温、高应力和强腐蚀环境等极端条件下的结构稳定性,是核设施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本项目以FeCu模型合金的研究为出发点,主要利用正电子谱学技术,对FeCu合金微观缺陷的变迁机制和Cu原子的析出现象的微观机理进行了研究;对辐照损伤缺陷形成及变迁、辐照诱发Cu原子析出的微观机理进行了研究;对合金中辐照缺陷的形成和变迁、Cu原子的团簇化、微观缺陷对微小Cu纳米颗粒析出过程的影响等机制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不同Cu含量的FeCu二元合金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Fe、Fe-0.15%Cu、Fe-0.3%Cu、Fe-0.6%Cu、Fe-1.0%Cu、Fe-1.5%Cu。选用99.999%纯铜和99.95%纯铁作为原材料熔炼获得实验样品。对熔炼后样品内复杂微观缺陷的形态、缺陷热回复机制和Cu原子的迁移机制等现象进行了正电子湮没谱学测试和分析,实验初始样品均经过1173K淬火处理。淬火样品中的少量空位型缺陷与Cu原子相互作用,合金中Cu原子偏析的主要诱因之一。研究了空位型缺陷热回复和Cu原子析出过程,并对FeCu合金形变缺陷的形成和热回复、Cu原子的迁移和偏析、Cu析出物对合金中缺陷的形成和演变行为的影响等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特别是在823K热时效实验中,合金中形成了微小Cu纳米析出物,对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表现出与Cu偏析物迥异的结果。实验同时采用了Fe离子、He离子进行辐照,用慢正电子束流技术研究了辐照缺陷的形成和热回复过程及其对Cu原子的迁移和偏析行为的作用。研究表明,辐照缺陷的形成受Cu原子的浓度和分布结构的影响,辐照缺陷从原子尺度上促进了Cu原子的偏析行为,而微小Cu纳米颗粒的存在对空位型缺陷具有一定的束缚作用,延缓了缺陷的回复和Cu偏析物的团簇化过程。.正电子湮没谱学在表征微观缺陷方面,具有独特的探测技术和表征能力。采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和多普勒展宽能谱,能有效定性地甄别缺陷的类型、大小和密度。多参数测量技术和慢正电子束流技术,应用到正电子湮没位置(缺陷)周围化学环境(元素)的甄别、样品表面微观缺陷的深度分布和特定深度位置的缺陷及周围化学环境的分布等分析表征方面。实验中对FeCu合金微观缺陷、Cu原子偏析、辐照效应等研究问题进行了系统地表征分析。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4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5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DOI:10.3969/j.issn.1674-0858.2020.04.30
发表时间:2020

曹兴忠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47519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10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U1732265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6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11775235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606011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Cu/Ag原子团簇析出机制的低温正电子湮没谱学研究

批准号:1167518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于润升
学科分类:A30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用正电子湮没谱学研究辐照缺陷的自修复机理

批准号:1127514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王柱
学科分类:A3004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超临界水冷堆候选结构材料微观缺陷及腐蚀特性的正电子湮没谱学研究

批准号:1177523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靳硕学
学科分类:A3004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用正电子湮没谱学研究热电材料的缺陷及其对热电性能的影响

批准号:1127514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陈志权
学科分类:A3004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