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的致病基因定位、克隆与功能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30021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260.00
负责人:唐北沙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楠,段然慧,冯丹丹,沈璐,郭纪锋,毛华雄,杜鹃,王俊岭,关文娟
关键词:
遗传性发作性疾病基因定位发病机制基因克隆
结项摘要

遗传性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是一大类特发性临床综合征,包括特发性癫痫(Idiopathic epilepsy)、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 PKD)、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Familial hemiplegic migraine, FHM)等,与遗传因素具有紧密联系。前期工作中,我们在国内较早地开始了对遗传性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家系的收集和DNA样本的采集,建立了基因诊断平台,利用收集的遗传资源定位了两个新的致病基因位点。本项目,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拟采用单核苷酸多态(SNP)连锁分析芯片、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芯片等先进技术定位、克隆遗传性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的致病基因;采用分子遗传学、神经分子生物学等先进技术在细胞水平和转基因小鼠水平探讨相关致病基因。

项目摘要

本项目聚焦于新的遗传性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致病基因定位与克隆、新致病基因的功能机制研究及遗传性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临床数据及生物样本库的建立等方面;应用“LEC”策略成功克隆了PKD的首个致病基因—PRRT2,该案例是连锁分析技术结合外显子测序技术克隆致病基因的又一典范,揭秘了PKD的遗传背景;应用“HEC”策略成功克隆了AR-SCA的新致病基因—CHIP、UBA5,证实泛素系统与类泛素系统与SCA发病密切相关;对新致病基因PRRT2、CHIP及UBA5进行了功能研究,初步探讨了其发病机制,可为后续治疗靶点选择及药物开发等提供线索;对多中心的PKD患者进行了基因型-表型相关性研究,提出了PRRT2相关发作性疾病(PRPDs)临床新概念;对多中心的SCA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基因修饰作用研究,这些结果可部分解释这类疾病临床异质性成因;通过多中心收集遗传性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病例,建立了生物样本库,为我国保存了珍贵的遗传病资源,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4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5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唐北沙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遗传性共济失调致病基因定位、克隆及功能研究

批准号:8167112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俊岭
学科分类:H0901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遗传性全白甲致病基因定位与克隆

批准号:30470957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李恒进
学科分类:H1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发作性运动源性运动障碍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批准号:30571020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李国良
学科分类:H09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X-连锁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的定位克隆

批准号:30571018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袁慧军
学科分类:H14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