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基光磁材料在光存储、光开关、光制动和远程光控制等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作为研究最广泛且深入的一种分子基光磁材料,氰基桥联配合物仍然普遍存在光诱导磁相变临界温度低和难以可控合成等科学难题。为解决这些难题,本项目首次从有机配体本身的光磁性能角度出发,通过配位化学的方法引入常温下对光敏感的氧化还原活性有机配体,并结合磁轨道正交理论设计合成具有高光诱导磁相变临界温度的晶态杂化型普鲁士兰类配合物,同时利用晶体学、性能测试和理论计算等综合手段分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光磁性能之间的关系,最终为进一步可控合成分子基光磁材料提供一些指导性方法。预计通过改变氧化还原活性配体的种类和配位数以及金属类型合成出至少3个系列晶态杂化型普鲁士兰类配合物,并从中筛选出4-6个在常温下具有显著光磁效应的分子基光磁材料。
本项目把氧化还原光致变色活性配体引入氰基桥联骨架中合成杂化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并研究其光致变色及光磁性能。经过三年研究,已经完成了计划书拟定的研究目标,取得了以下系列重要研究成果:.1、设计合成了两类氧化还原光致变色活性配体,拓宽了紫精基光致变色体系;.2、合成了首例常温X射线诱导光致变色金属配合物,开辟了利用配体到配体电子转移机制设计合成常温X射线诱导光致变色材料的研究新方向。.3、合成了三个系列含氧化还原光致变色活性单元的杂化型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发现了6个具有光磁效应的光致变色化合物。.4、部分成果已经在Angew. Chem. Int. Ed.(1篇;IF = 13.455)、Inorg. Chem.(2篇;IF = 4.601)、CrystEngComm(2篇;IF = 3.842)、Inorg. Chem. Commun.(1篇;IF = 1.972)、Chinese J. Inorg. Chem.(1篇;IF = 0.628)、Chinese J. Struct. Chem.(1篇;IF = 0.440)等期刊上发表8篇SCI收录论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具有氧化还原活性配体配位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电子结构及其性能的研究
含氮、氧配位供体原子的有机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含杂环金属有机配体及其配合物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
功能卟啉类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功能配位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