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UL)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属于中医学"癥瘕"、"积聚"范畴,发病率高,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因此早防早治十分必要,临床上常用三棱莪术药对相须配伍,增强药效。目前,国内外对三棱、莪术及其药对配伍从化学、药理、临床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明确了三棱总黄酮和莪术挥发油是其药效物质基础,但未见"三棱莪术组分配伍及其作用机制相关研究"的文献报道。.本课题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紧密结合理论与临床,拟用体内外两种模型(人子宫肌瘤细胞模型和雌孕激素负荷大鼠子宫肌瘤模型),从组分配伍(总黄酮与挥发油配伍)及WNT信号转导通路的角度,进行"三棱-莪术"药对组分配伍干预UL的分子机制研究,探索其对UL细胞Wnt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及对UL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对阐明三棱莪术相须配伍规律及其干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为药对配伍研究提供示范性研究,进一步验证祖国医学经典理论的学术价值。
本项目在前期研究基础之上,采用现代药学药理研究方法,规范制备三棱莪术组分(挥发油、总黄酮)不同配伍比例供试品药液;研究了“三棱-莪术”组分配伍对体外培养子宫肌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和对子宫肌瘤细胞wnt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三棱-莪术”组分不同比例配伍(2:1、1:1、1:2)对子宫肌瘤细胞培养12h、24h、36h、48h均具有明显增殖抑制效应,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三棱-莪术”组分不同比例配伍能够明显抑制子宫肌瘤细胞Wnt信号通路关键基因Wnt5b、β-catenin、c-myc的表达,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采用肌肉注射黄体酮和灌胃已烯雌酚片法造成大鼠子宫肌瘤模型,研究“三棱-莪术”组分不同比例配伍(2:1、1:1、1:2)防治大鼠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三棱-莪术”组分配伍能明显减小肌瘤大鼠子宫系数、子宫分角下及分角根部横径,抑制肌瘤大鼠子宫平滑肌肥大、减小平滑肌细胞增生程度,显著降低肌瘤大鼠血清雌二醇(E2)、孕酮( P)水平,明显抑制大鼠子宫肌层中wnt5b、β-catenin、c-myc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采用大鼠全基因表达谱芯片共检测26419个基因,以Fold Change cut-off: 2.0为阈值进行筛选,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有1066个基因表达发生上调,有569个基因表达发生下调;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三棱-莪术(1:1)高、中、低剂量组、三棱-莪术(1:2)组、三棱-莪术(2:1)组分别有114、88、569、560、377、313个基因表达发生上调,有78、144、464、362、513、353个基因表达发生下调,三棱-莪术组分配伍对子宫肌瘤激素调节、自身免疫、细胞凋亡等相关基因具有调节作用,能调控多种信号通路和代谢过程;其起效剂量及剂量范围分别为:3.33g生药/kg, 3.33~10.0g生药/kg。. 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三棱-莪术”组分配伍对实验性大鼠子宫肌瘤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最佳配伍比例为1:1,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改变肌瘤子宫的结构、调节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病理组织学、降低雌二醇、孕酮的含量和抑制子宫肌层中wnt5b、β-catenin、c-myc基因表达。对阐明三棱莪术相须配伍规律及其干预UL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药对配伍提供示范研究,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Mechanical vibration mitigates the decrease of bone quantity and bone quality of leptin receptor-deficient db/db mice by promoting bone formation and inhibiting bone resorption.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三棱-莪术”组分配伍干预子宫肌瘤细胞增殖的基质成纤维细胞活化机制研究
三棱-莪术通过调控FABP4表达干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配伍机制研究
基于ERα及其信号转导通路探讨益气消癥法干预子宫肌瘤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
LncRNA APTR促进雌激素调控ERα/Wnt通路增强子宫肌瘤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