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病菌毒性与寄主抗性群体互作研究的结果表明,单一小种群体增长呈自我抑制曲线形式,模型拟合以Richard效果最好;明确了小种间存在竞争作用,其互作关系符合作者推导的RBCM竞争模型;寄主群体对小种群体的选择,群体中小种比例的变化与小种在寄主品种上的寄生适合度W,品种对小种的负荷量K及寄主比例有关。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小种—多品种的群体互作模型,并用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此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平衡点。寄主对“非必要毒性基因”的定向化选择结果表明,在一些毒性基因上存在定向化选择:病原菌的寄主适合度测定结果发现,E14具有较高的适合度和品种对其具有较高的负荷量。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国产苦瓜属植物中多肽类成分、结构和活性研究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国千金藤属植物化学分类学及资源品质研究
贝母属植物生物活性成份和资源研究
四种鹅绒藤属植物中抗癫痫活性成分的发现及其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