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是最常见的嵌压性周围神经病,轻中度CTS以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方法较多,效果不一,如何根据病情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保守治疗方案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在保守治疗中运用半导体激光照射患处是一种简便的无创伤物理治疗方法,但激光治疗的效果,不同报道的结论差异很大,甚至相互矛盾。在激光治疗中,激光的参数,特别是到达患处与作用靶点的激光功率、能量密度以及激光作用时间等均与其导致的生物效应密切相关。因此,要准确评价激光治疗CTS的效果,必须准确控制激光参数,这一点是多数临床试验中忽略的。本项目提出通过建立激光参数实测手段,精确控制CTS治疗中的激光参数,并通过超声和组织内激光参数的测量考虑个体差异,以及基于临床症状和神经电生理评测对近期和长期疗效进行综合评估,为CTS治疗确定合适的激光参数,并有望发展出临床CTS治疗的激光参数监控辅助装置。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是最常见的嵌压性周围神经病,轻中度CTS 以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方法较多,效果不一,如何根据病情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保守治疗方案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在保守治疗中运用半导体激光照射患处是一种简便的无创伤物理治疗方法,但激光治疗的效果,不同报道的结论差异很大,甚至相互矛盾。在激光治疗中激光的参数与其导致的生物效应密切相关。因此,要准确评价激光治疗CTS 的效果,必须准确控制激光参数,这一点是多数临床试验中忽略的。.本项目首次提出并建立了低功率激光治疗腕管综合征中有效激光功率测量的方法、装置。利用自行研制的装置配合商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开展了临床试验。通过30例的临床测量,发现患者个体差异十分显著,有效激光辐照功率与激光治疗仪输出功率的比例差异很大,实测的激光反射率在1.9%-48.8%之间大范围波动,为首次报道。因此在低功率激光治疗中监测作用到患者被照射部位的有效激光功率是必要的。.本项目也初步研究了半导体激光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有效性,研究了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至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CTS患者60例,符合纳入标准36例,对入选患者进行神经传导检测(NCS)和BCTQ症状评分,半导体激光治疗后再次进行NCS和BCTQ症状评分,共30例(51只腕)完成随访。经治后BCTQ症状评分明显改善(P≤0.05),所有治疗前有夜间麻醒的患者经治后无夜间麻醒,睡眠改善,NCS的参数中治疗前后指3至腕的SNAP波幅及SCV也有改善(P≤0.05)。初步结论是半导体激光治疗可促进CTS患者恢复。但疗效评价还不完整,因为疗效评价需要对接受治疗的患者做电生理检查,该检查比较痛苦,腕管综合征本身是非致命慢性劳损性疾病,患者一般不愿长期多次随访,治疗后放弃疗效评估,由于项目研究周期较短,项目至今累计的有效病例样本还无法判断长期疗效,特别是长期疗效与照射激光功率之间的关系,因此未来研究中必须开展长期疗效评价的研究。本项目已发表国内学术会议论文2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已投稿刊物论文5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阈值下预照射的半导体激光治疗CNV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线粒体靶向碳纳米管介导的肿瘤激光治疗应用基础研究
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模型及参数提取方法研究
血管瘤激光治疗中组织结构无损探测技术及在线监测与反馈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