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及相邻区域20°-54°N、70°-140°E范围建立了三维地球初始模型数据库。发展了基于多阶振型求和的粘弹性地球三维结构面波波形计算方法。由面波频散及波形反演地壳及上地幔的三维速度结构,显示中国大陆及周边区域岩石圈及软流圈结构有重大差异。中国大陆不存在统一的地幔根,各块体的岩石圈厚度及速度值差异很大,稳定块体的岩石圈厚度都在100km以上。增厚的岩石圈主要分布在塔里木地块、扬子地块、印度支那地块等区域。在研究区域的东部,包括东北、华北平原及东南沿海褶皱带,以及日本海、东海、南海等弧后盆地,岩石圈仅厚70-100km,具有明显的低速软流层,它们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摩擦生热形成的弧后盆地的地幔上升热柱有关。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川滇构造带岩石圈结构及地球动力学的研究
南海及邻区岩石圈构造热演化的三维数值模拟
中国及邻区地球内部各圈层三维结构及地球动力学
普里兹湾岩石圈及下伏地幔地球物理-岩石学三维结构及其冈瓦纳裂解的构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