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同位素示踪区分蚯蚓活动及其蚓粪对凋落物分解和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0126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王晓玲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素萍,刘胜杰,王晓丽,何新星
关键词:
凋落物分解同位素标记土壤生物蚯蚓活动土壤碳循环
结项摘要

Earthworms are known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litter decomposition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transformation.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at earthworms can promote carbon sequestration through unequal amplification of carbon “stabiliz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bu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needs to be further clarified. As products of earthworm gut, casts are sources of nutrients and biota. Therefore, earthworm casts could promote the exchange of water and nutrients between soil and litter, and accelerate the inoculation of soil microbes in litter. It is important to look at the effects of earthworm on soil organic carbon transformation, however, how much earthworm casts can contribute to soil organic carbon transformation is unclear. We propose to label the soil surface litter with 13C in an earthworm field experiment to track the de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carbon.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is to distinguish the effects of earthworm casts on litter decomposition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transformation from earthworm activities. We intend to reveal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by soil biota.

蚯蚓在凋落物分解和有机碳转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蚯蚓可以通过对“碳稳定”和“碳矿化”的不对等促进而有利于碳的净固存,然而其中的机理并不明确。蚓粪作为蚯蚓肠道的产物,是独特的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复合体,它的存在能够增加凋落物与土壤之间的水分和养分交换、加速微生物的接种效应,因此蚯蚓影响有机碳转化过程中蚓粪的作用不容忽视。目前对蚯蚓促进碳固存的研究较多,而量化并区分蚯蚓及蚓粪作用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通过比较有蚯蚓、无蚯蚓、添加蚓粪等处理下地表凋落物(13C标记)有机碳的去向和分配,研究蚯蚓对森林生态系统地表凋落物分解及有机碳转化的影响;区分蚯蚓活动及其蚓粪对有机质转化过程的贡献;进一步揭示蚯蚓促进碳固存以及土壤生物影响土壤碳循环的可能机制。

项目摘要

蚯蚓及其蚓粪在森林凋落物分解和土壤有机碳转化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研究蚯蚓及蚯蚓粪对凋落物分解、有机碳转化以及土壤养分利用的作用和影响,我们对野外蚯蚓和蚓粪进行了监测,并设置对照(Control)、添加表栖类蚯蚓(+EP)、添加内栖类蚯蚓(+EN)和接种表栖类蚯蚓蚓粪(+Cast)四种实验处理,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等特征,以探讨蚯蚓和蚓粪在森林肥力和土壤有机碳转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荷木林自然状态下的蚯蚓蚓粪产量季节变化显著。蚓粪的年生产量为0.83kg m-2。蚯蚓对地表0-10cm的土壤翻耕一次的时间为34.2年;2)蚓粪中的有机碳和全氮、有效氮浓度的季节变化显著,全磷和有效磷季节变化较小。蚓粪中有机碳、全氮、全磷的含量分别为68.100、4.840和 0.375 g m-2。 有效磷、氨氮、硝氮的含量分别为22.4、147.0和 61.3 mg m-2;3)蚓粪中的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微生物量几倍于表层土壤;4)蚓粪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显著不同;5)添加蚯蚓显著促进了凋落物的分解和土壤蛋白酶的活性,添加蚓粪降低了过氧化物酶和磷酸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蚯蚓通过蚓粪过程有大量的养分积累,蚓粪中的碳和养分丰富,但是相对稳定,释放缓慢。蚯蚓的蚓粪过程对森林土壤肥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3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王晓玲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30825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0340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879053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179121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66201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47214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72758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77204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000230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80320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27200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170085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579045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403019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679165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773075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氮素和杉木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稳定性的影响

批准号:4120125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张伟东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施氮对土壤有机碳转化过程、机制影响的C-14示踪研究

批准号:4120122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单军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施氮和增雨对温带草原群落水平凋落物分解及土壤有机碳形成的影响

批准号:31901169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王静
学科分类:C030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弃耕后植被次生演替中凋落物分解对土壤有机质稳定的影响及其机制

批准号:31901198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陈有超
学科分类:C03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