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内GSK-3β活性增强可同时导致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Aβ生成增多并沉积,进而损伤神经元、干扰神经发生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发病的关键机制之一,抑制GSK-3β活性有望阻止AD进程。丙戊酸钠(VPA)是临床一线抗癫痫药,近期发现它是一种GSK-3β的选择性抑制剂,VPA是否对AD具有防治效果尚不清楚。申请者的前期工作发现,VPA能够显著改善AD模型鼠行为学变化及脑内Aβ产生和老年斑形成,提示VPA对AD具有保护作用。本项目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应用VPA处理原代培养神经细胞及不同年龄段APP/PS双重转基因AD模型鼠,结合神经影像学、行为学、形态学、电生理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系统深入探讨VPA对AD的防治效果,并阐明其有效作用机制。研究成果不仅可为AD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客观实验依据,同时为临床上AD的有效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脑内GSK-3β活性增强可同时导致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Aβ生成增多并沉积,进而损伤神经元、干扰神经发生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发病的关键机制之一,抑制GSK-3β活性有望阻止或延缓AD进程。丙戊酸钠(VPA)是临床一线抗癫痫和抗抑郁药,近期发现它是一种GSK-3β的选择性抑制剂,VPA是否对AD具有防治效果尚不清楚。继申请者前期研究观察到VPA可显著减少AD模型鼠脑内Aβ的产生外,本项目利用VPA处理原代培养神经细胞及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并结合神经影像学、行为学、电生理、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种实验手段,系统研究VPA对AD的保护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实验结果发现:VPA可显著改善AD模型鼠空间学习记忆的缺陷及脑组织糖代谢活动的变化;显著抑制AD模型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内老年斑的形成,并促进相应区域损伤神经元胞体及突起的修复;VPA可显著减少神经元的丢失,此作用一方面通过抑制神经元凋亡来实现,其机制与VPA显著增强抑凋亡因子(Bcl-2)及减少促凋亡因子(Bax, Caspase-3,-9,-12)的表达、显著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及显著减少神经细胞的钙内流有关,另一方面VPA可显著促进痴呆小鼠海马的神经发生。实验还发现,VPA可显著减少tau的过度磷酸化及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 VPA显著提高了突触相关蛋白(GAP43、PSD95等)的表达水平,并引起痴呆小鼠海马LTP的显著增强;VPA可显著减少痴呆小鼠脑内的星形胶质细胞等。以上结果进一步提示VPA对AD具有神经保护作用。通过离体和在体实验发现,这种神经保护作用是通过GSK-3β/β-Catenin/TCF/Lef、GSK-3β/tau及GSK-3β/CREB通路实现的。本项目研究成果不仅为AD的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了客观实验依据,同时为AD的有效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本项目已形成论著7篇,其中5篇已正式发表(SCI收录1篇),2篇论著正在审稿中;发表摘要3篇;参加国内外学术合作交流6次;培养研究生3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Protective effect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 on hypoxia-induced PC12 cell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下调miR-138表达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TIMP-2对阿尔茨海默病血脑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柿叶黄酮类单体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人参、丹参等对阿尔茨海默病脑线粒体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