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根际微生物拮抗青枯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0148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罗坤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苏品,董玉兰,杨姣弟,谢思,周棱波
关键词:
土壤宏基因组生物防治微生物多样性番茄根际土壤番茄青枯病
结项摘要

番茄青枯病是番茄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目前没有较好的防治方法。本研究以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从微生物的分子水平上,探究其拮抗青枯病的机理。对番茄青枯病发病田和不发病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采用构建细菌、古菌16S rDNA文库和真菌18S rDNA文库的方法,分析微生物的丰度与发病程度的相关性。并且采用宏基因组技术的方法,提取土壤微生物总DNA,构建宏基因组Fosmid文库,以番茄青枯病菌为靶标功能筛选,有拮抗活性的克隆子进行测序并分析其基因结构,同时分离纯化克隆子的活性物质并分析其性质,并用温室盆栽实验验证克隆子发酵液和活性物质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所形成的研究结果与技术体系等也可进一步为其他土传病害的防治研究作为参考。

项目摘要

番茄青枯病是由番茄青枯病引起的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属于土传细菌病害,普通化学农药不易防治。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与番茄青枯病菌具有相同生态位,存在不利于青枯病的微生物,对番茄青枯病进行生物防治具有一定潜力。然而,这些根际土壤微生物绝大多数不能通过传统培养的方法分离获得,宏基因组技术能跨越这个瓶颈,直接对土壤所有微生物的基因进行研究,获得产生活性物质的基因。本研究以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从微生物的分子水平上,探究其拮抗青枯病的机理,并从番茄根际微生物中筛选获得有生防潜力的菌株,具体如下:.1、对番茄青枯病发病田和不发病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采用构建细菌、古菌16S rDNA文库和真菌18S rDNA文库的方法,分析微生物的丰度与发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未发病土壤微生物文库克隆代表的细菌大多数属于γ-Proteobacteria(41.1%)、α-Proteobacteria (7.5%)、δ-Proteobacteria(5.8%)、β-Proteobacteria(4.5%)和Firmicutes(39.7%),其中γ-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群,其次为Firmicutes。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16SrRNA基因V4区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土样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所占数量最多,发病田和无病田之间差异不显著,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发病田土样中占的比例比无病田要少。.2、抑菌土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筛选:通过提取土壤微生物总DNA,构建宏基因组Fosmid文库,以番茄青枯病菌为靶标功能筛选获得有拮抗活性的克隆子1个(QK209),克隆子QK209的发酵液温室盆栽试验和大田防效试验验证克隆子发酵液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分别为85.4%和76.8%。.3、番茄青枯病接抗菌筛选及制剂研究:采用抑菌圈法获得拮抗菌菌株24和88号菌,其抑菌圈直径半径达6.3mm和7.2mm。在项目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番茄青枯病拮抗菌B011和2-Q-9进行了剂型研究,通过发酵条件优化、剂型优化、田间施用技术等研究,研制出防治番茄青枯病生防菌剂1种,其100倍液、300倍液、600倍液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83.1%、72.2%和48.1%。.申请专利1项,授权1项,待发表国内期刊1篇,发表会议论文1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4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8.33.004
发表时间:2018
5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罗坤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660471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506027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776080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176170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976098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174120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硅介导番茄青枯病抗性的根际微生态调控机理

批准号:3137045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蔡昆争
学科分类:C0306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番茄根际代谢物招募微生物抵御青枯菌入侵机制研究

批准号:31902107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袁军
学科分类:C151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内生细菌与根际拮抗细菌结合控制桉树青枯病研究

批准号:30471396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冉隆贤
学科分类:C1609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桑树青枯病发生的根际微生态作用机制

批准号:3177066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于翠
学科分类:C1606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