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苷增强海水鱼类细菌疫苗浸泡免疫效果的作用机理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7244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王秀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军,史成银,梁艳,边慧慧,王玉娟,朱岩松
关键词:
佐剂机理海水鱼类浸泡疫苗皂角苷
结项摘要

鱼类疫苗浸泡免疫为简捷的接种方式,但免疫保护率低阻碍浸泡疫苗的产业化进程。前期研究结果表明,皂角苷可显著提高大菱鲆细菌浸泡疫苗免疫保护率,具有佐剂活性,且在使用的有效浓度范围内对鱼体不表现毒性。为探讨皂角苷的佐剂效能机制,利用免疫组化、免疫电镜、ELISPOT免疫分析技术,研究皂角苷促进大菱鲆体表黏膜组织对抗原吸收的效果及对黏膜B细胞与抗体分泌细胞数量增殖的作用机制;利用RT-PCR技术,研究黏膜中免疫细胞内HMC IIα、IL-1β、TNF-α、TGF-β免疫调控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分析皂角苷对疫苗抗原活性的影响;应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分析皂角苷对血细胞及黏膜免疫细胞的损害程度,评价皂角苷对大菱鲆的毒性。阐明皂角苷提高浸泡疫苗免疫效果的机制,为高效鱼类浸泡疫苗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摘要

鱼病防治技术中,免疫接种最为绿色高效,但不同的接种方法效果不同。采用浸泡疫苗免疫接种最为简单、对鱼损伤轻,但保护效果较注射差。研究显示皂角苷可提高大菱鲆浸泡疫苗免疫保护率,有佐剂活性。为探讨皂角苷的佐剂效能机制,课题根据项目研究内容开展了相应的工作。成果如下:研究确定了皂角苷的最佳佐剂浓度为45mg/L,在免疫后14d及28d的免疫保护率(RPS)分别可达(81.7±8.2)% 、(77.8±9.6.0)%,血清中抗体滴度峰值出现在免疫后14d;实时定量PCR分析IgM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皮肤和鳃中第4d可检测IgM mRNA转录水平上调,而在脾脏和头肾中上调峰值出现在第11d、14d;皂角苷佐剂联合灭活鳗弧菌疫苗免疫大菱鲆后,各主要免疫器官(皮肤、鳃、头肾、脾脏和肠组织)中各主要免疫相关基因在不同时间段内表达量出现相应上调。浸泡免疫中鳃丝、皮肤及肠道是相关基因表达的主要器官。鱼类皮肤中,MHCⅡα、IL-1β和TNF-α基因表达量最高的出现在鳃盖下方皮肤,其次是尾部侧线,腹面抗原呈递效果不明显;开展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细菌抗原的研究,确定了FITC的最适标记浓度范围为20g/mL~100g/mL,最适标记时间范围60min~120min,及适宜的存储条件;采用冷冻切片荧光显微观察技术,检测了鱼体黏膜组织对抗原的吸收效果,证明了大菱鲆鳃丝和鳃缘及侧线处皮肤是抗原呈递部位,高浓度(40mg/L)皂角苷能够增强体表对抗原的呈递作用,皂角苷浓度和浸泡时间与抗原呈递效果正相关。鱼体背面皮肤抗原提呈效果优于腹面,背面鳃缘处皮肤和侧线处皮肤抗原提呈效果优于他处;低浓度(15 mg/L)与高浓度(35 mg/L)皂角苷浸泡组大菱鲆后,白细胞吞噬活力分别在浸泡后12 h与24 h出现显著的增高。皂角苷浸泡鱼体后血清中补体旁路途径溶血活性得到提高。且高浓度皂角苷浸泡组大菱鲆血清中蛋白浓度得到提高;确定了皂角苷对红细胞溶血时间与皂角苷浓度呈对数负相关,皂角苷对大菱鲆白细胞也具有细胞裂解作用;皂角苷对大菱鲆的24h半致死浓度(24hLC50)为64.85mg/L;比较了其他疫苗佐剂DTT、黄芪多糖、葡聚糖对鳗弧菌及迟缓爱德华氏菌灭活疫苗的佐剂效果,确定了DTT最佳佐剂浓度为5mg/L,在免疫第15天时RPS可达71.4%。发现了黄芪多糖与葡聚糖均对迟缓爱德华氏菌疫苗具有佐剂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2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3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4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5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DOI:10.11842/wst.2017.02.019
发表时间:2017

王秀华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增强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批准号:39970691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刘晶星
学科分类:H1111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去miR-9作用增强靶向防龋DNA疫苗免疫效果和机制研究

批准号:8157102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郭继华
学科分类:H1509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纳米载体的靶向修饰及其增强DNA疫苗免疫效果的机制探讨

批准号:30800224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孙红光
学科分类:C100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细菌影”载体增强粘膜途径基因免疫防龋效果和机制研究

批准号:30500563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郭继华
学科分类:H15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