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系列历史资料和项目执行期间的补充观测,计算20世纪70年代以来长江入海泥沙减少趋势下各时段(5年左右)的口门区淤涨速率以及相应时段的"入口门"平均输沙率和平均含沙量,建立淤涨速率和来沙条件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探讨口门区冲淤转换的临界条件,认识冲淤变化的空间差异,揭示冲淤调整的沉积动力学机制,并提取三峡工程运行初期口门区泥沙和地形响应的信息,尝试预测今后10-20年口门区冲淤变化的基本走势。.河流入海泥沙减少正成为全球的普遍现象,由此引发的三角洲海岸冲淤调整是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世界重要河流之一的长江,其入海泥沙也正在急剧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三角洲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目前知之甚少。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能丰富陆海相互作用的理论,而且是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参考。本项目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对河流来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口门区,有助于解答上述问题。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长江干流宜昌-监利段洲滩湿生植物群落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
FRP-钢-混凝土组合柱的研究现状
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硫氰酸根阴离子印迹微球 及其离子识别性质
黄河水沙调控背景下河口泥沙输移与口门冲淤调整
长江河口拦门沙冲淤演变对航道整治工程的响应
异常事件下河口高浓度悬沙运移和底床快速冲淤过程模拟
变动回水区河流交汇段水沙组合突变下河床冲淤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