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瞄准"蒸发悖论"科学问题,研究长江流域实际蒸发量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其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项目选择长江流域及其主要支流流域为典型研究区,分别依据常规气象观测数据,采用经过水量平衡方法验证的区域蒸散互补相关原理模型计算近50年来的流域实际蒸发量, 同时以全球海气耦合模式(ECHAM5/MPI-OM)模拟输出20世纪控制实验期的陆面实际蒸发量;通过线性趋势和非线性Mann-Kendall等趋势检测方法,结合GIS技术,对比分析计算的流域实际蒸发量的时空格局和演变规律;利用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和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方法,研究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各要素对实际蒸发量的影响,定量揭示气象要素因子和下垫面的变化对实际蒸发量变化的贡献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精河流域绿洲“冷岛效应”时空格局遥感研究
基于遥感指数的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以石羊河流域武威市为例
中国粮食产量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环京津贫困带的时空演变与形成机理
基于粮食安全的黑龙江省耕地压力时空特征分析
中国地区蒸发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全球变暖响应的研究
长江流域极端干湿气候事件时空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动态影响
水动力输移对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环境要素时空分异格局的影响机制
长春市犯罪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