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维宏组学方法研究维生素B12依赖型蓝藻与附生细菌间相互作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90009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李琪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9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20-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关键词:
微生物宿主环境相互作用共代谢蓝藻与附生菌多维宏组学微生物相互作用
结项摘要

Microorganisms do not exist in isolation but form complex ecological interaction webs. Microbial interac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microorganisms to realize biochemical processes in natural or artificial environments. Symbio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bacteria and cyanobacteria have been reported in recent years. Cyanobacteria-bacterial symbiosis centred on vitamin B12 provision is one of such examples. However, unraveling microbial interactions in complex cyanobacteria-epibionts communities is a challenging task. Here we have established a coculture system consisting of Synechococcus sp. PCC 7002 and heterotrophic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Microcystis. Based on this artificial coculture system, we conducted a meta-omics study that analyzed species diversity, community structure, functional components,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 of B vitamins (especially vitamin B12), fatty acids and other substances, to investigate functional interactions among the members of coculture system. This study will facilitate further studi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yanobacteria and its associated bacteria.

微生物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无所不在,它们绝大多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形成复杂的生态相互作用网。微生物相互作用是微生物在自然生态环境或人造环境中实现生化过程的重要方式。近年来,藻类与细菌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现象陆续被发现,以维生素B12供给为基础的藻菌共生就是一个例证。然而,解开复杂藻菌群落中的微生物相互作用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项目拟通过聚球藻PCC 7002和微囊藻微生物群体混合培养,建立一个易于进行分子和生理操作的共培养的实验模式藻菌共生体系。基于这个共生体系,以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2)、脂肪酸类及其他物质协同代谢为突破口,多种宏组学技术手段联用,探究藻菌共生体系中的主要菌群及其相互作用。本研究的结果将对理解这些蓝藻与细菌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摘要

微生物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广泛存在并且相互之间形成复杂的生态相互作用网。最近,藻类与细菌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现象陆续被发现,特别是以维生素B12供给为基础的藻菌共生关系。解析复杂藻菌群落中的微生物相互作用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项目通过聚球藻PCC 7002和微囊藻微生物群体混合培养,建立了一个共培养的实验模式藻菌共生体系。基于这个共生体系,以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2)、脂肪酸类及其他物质协同代谢为突破口,多种宏组学技术手段联用,探究了藻菌共生体系中的主要菌群及其相互作用。该混合培养系统的构建,不仅有助于分离、培养、精确研究原本来源于微囊藻群体中附着的细菌,理解不同微生物间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交换,而且对于探索这些细菌与聚球藻之间的共生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发现构建合理的微生物群落所需的关键因子。与此同时,探究分离出的主要菌群在原共生体微囊藻群体中参与的协同代谢过程,可为从微生物方面探寻水华发生成因提供理论依据,对其他自然水体、土壤、空气或肠道中微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李琪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774085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474041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60001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270487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6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80521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5.2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77284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600087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660329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7252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87704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074125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7419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072207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100003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901178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170735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71442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9974021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902193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56100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702250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57051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太湖蓝藻群体颗粒附生细菌的宏基因组学研究

批准号:3160009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军毅
学科分类:C0106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典型藻华甲藻中与维生素B12依赖性营养相关基因的研究

批准号:4177612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唐赢中
学科分类:D0605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肿瘤相关子通路的多维组学个体化分析:方法与应用

批准号:6180111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严海丹
学科分类:F0124
资助金额:28.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维生素B12在细菌与真核微藻共生耐热中的功能与调控机制研究

批准号:31570098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谢波
学科分类:C0106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