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于1993年提出申请并获资助.1934年开始执行,经过3年的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于1996年12月按计划完满地完成了预期研究目标,写出了相应的研究报告并准备出版专著,项目研究报告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亦即本项目的总体研究报告,由四章组成,分别论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形成机制,指标体系和量化测算模型,以及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变化规律的的实证分析.第二和第三部分是专题研究,分别探讨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与产需平衡,以及农业资源开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整个研究报告分三篇九章,共计有23万字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基于ESEF模型的传统农业系统生态足迹测算
农业技术进步模式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评估
中国雨养农业典型区农业旱灾风险形成机制研究
农业经营适度规模的行业及区域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