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胶质细胞在脊髓背角突触传递可塑性变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095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刘先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钟祎,刘勇,任文杰,陈曦,张彤,庞瑞萍
关键词:
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Src家族激酶长时程增强长时程压抑
结项摘要

大量研究表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在病理性疼痛中起重要作用,但机制不清。我们和他人的研究表明伤害性刺激引起的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的长时程增强(LTP)介导了病理性疼痛。我们设想脊髓小胶质细胞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可塑性而影响痛觉的传递。在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抑制小胶质细胞可使强直电刺激不再引起LTP,相反引起长时程压抑(LTD);LTP形成后Src-家族激酶(SFKs)仅在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激活;抑制SFKs也可使强直电刺激引起LTD。这些结果强烈提示,小胶质细胞SFKs的激活与否决定初级传入C纤维与背角神经元间突触传递可塑性变化的方向。本项目拟采用电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SFKs的哪个(些)成员发挥上述作用;SFKs的激活如何影响神经元间的突触传递可塑性;SFKs的激活是否改变神经元上NMDA受体功能。这对阐明病理性疼痛的中枢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摘要

脊髓小胶质细胞在病理性疼痛中起重要作用,但机制尚不清楚。本项目研究了小胶质细胞在脊髓背角痛觉突触传递可塑性中的作用。主要发现如下:(1)小胶质细胞决定脊髓背角C纤维突触传递可塑性的方向,即在强烈痛刺激作用下,激活小胶质细胞,在C纤维突触形成长时程增强(LTP),而抑制小胶质细胞则形成LTD。Src-家族激酶(SFKs)在其中起关键作用。(2)BDNF通过激活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引起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LTP。脊髓局部施以BDNF可直接引起C纤维诱发电位的晚期LTP。小胶质细胞的抑制剂和SFKs的抑制剂完全阻断BDNF引起的LTP和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触诱发痛。(3)坐骨神经周围给予rrIL-1通过激活脊髓小胶质细胞的SFKs引起触诱发痛。坐骨神经施以rrIL-1β (1000 ng/L)可引起长达50天的双侧触诱发痛,双侧脊髓背角的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和SFKs磷酸化。而小胶质细胞的抑制剂和SFKs的抑制剂可完全阻断rrIL-1β的作用。上述发现表明,小胶质细胞内SFKs的磷酸化对小胶质细胞的激活起关键作用;小胶质细胞的活化通过引起脊髓背角C纤维突触LTP导致病理性疼痛(4)我们曾报道,外周神经损伤不仅引起病理性疼痛,还抑制海马LTP,导致工作记忆障碍(Ren WJ et al., 2011,Neuropsychopharmacology 36:979-992),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发现,在SNI术后7天海马CA1区椎体细胞的树突和树突棘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NMDA受体电流明显下降,而脊髓背角NK1阳性投射神经元的树突和树突棘明显增多,NMDA受体电流也显著增大。这意味着,外周神经损伤后海马神经元的突触联系减少,而脊髓背角神经元的突触联系增多。这可能是病理性疼痛和工作记忆障碍的结构基础。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产生这一差异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2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8
3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4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DOI:
发表时间:2016
5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刘先国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949006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5120100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570599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070256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70705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77116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370474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脊髓背角突触传递可塑性变化与痛觉过敏的关系

批准号:30070256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刘先国
学科分类:C0904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胶质细胞活化及相关细胞因子对脊髓背角神经元突触传递的调控机制

批准号:81000480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柳涛
学科分类:H09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慢性疼痛脊髓小胶质细胞的可塑性变化

批准号:30973337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傅开元
学科分类:H1506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NFAT1在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中调节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81771197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姜保春
学科分类:H0903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