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政策(P)、组织(O)、资源(R)和能力(C)四个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国际化的主要因素作为研究的基本变量,聚焦政府政策与跨国公司研发行为。首先,运用多案例研究与可视化图谱等方法,揭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国际化资源流动模式、组织行为模式和管理政策模式的动态演进机理。然后,进行要素间的两两结构关系研究:通过对资源流动与组织行为关系的研究,揭示国家管理政策影响组织行为的机理;对组织行为与资源流动关系的研究,阐明跨国公司行为与资源流动之间的作用关系;对资源流动与能力成长关系的研究,识别中国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成长的国际化路径,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国际化战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第三,建立不同政策条件下组织、资源、能力关系(ORC)模型,模拟各变量间的动态关系,进行集成分析,预测中国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国际化政策需求。根据中国的特定需求,提出中国面向2020年的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国际化政策建议。
本课题围绕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国际化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开展理论研究,揭示我们实现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微观基础和宏观对策以及两者的有效对接,并提出政策建议。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宏观理论研究揭示了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模式与全球创新资源流动网络、国家创新体系组织结构与运行效率以及创新资源跨国流动与国家创新能力成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微观理论研究则深入企业微观层面全面探究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背景下企业采取的行为及影响机制,探究了组织国际化行为模式、组织资源配置及演化以及组织国际化能力形成与演化等的一般规律及特殊性,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微观理论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政策研究引入网络分析和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方法,深入到政策本体的内容、前溯政策制定主体的行为,提出创新政策制定者合作网络模型化表述方法,揭示了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并得出:随着创新战略的转变,中国创新政策主体正逐渐脱离单一机构制订模式,多机构合作出台政策的数量在显著增加,为解决国家科技宏观机构管理各自为政问题提供线索。课题共发表或录用论文150篇,专著8本,获奖25项,并为相关行业和企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国家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建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国际化理论与政策研究
知识流动视角下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国际化理论与政策研究
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政策协同机制、过程模型及效应评估研究
国家开放创新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