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4)C标记技术研究了有机肥在水田旱地中的内循环和分解特征。在试验条件下反复验证,得出有机肥和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和分解量均是水田土壤高于旱地土壤,并对它们进行数学模拟,所得结果对过去有机碳在水、旱土壤中的分解概念提出质疑,并提出新的假设和论据。用(14)C(15)N双标记材料研究了秸杆中碳、氮元素在水、旱轮作条件下的转化过程,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研究的空白。研究了小麦—水稻生长季节,来自于有机肥料的微生物态氮和固定态铵的消长过程,表明生物固持的氮和粘土矿物固定的氮均有较高的生物有效性。在无菌条件下研究了水稻有机营养,水稻幼苗等氮量供试氮源的营养效应的次序为甘氨酸>谷氨酸>铵态氮,证明氨基酸态氮可被水稻吸收利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有机肥优化农田养分循环的机理研究
基于LCA的循环农业系统碳循环过程与平衡研究
基于景观单元养分盈亏平衡的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模拟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结构与功能的实验生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