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靶向硫酸软骨素酶支架联合内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治疗慢性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0091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4.00
负责人:张洪钿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戴宜武,樊娟,张岩,姚学勤,吕俊,赵浩,冯艳艳
关键词:
硫酸软骨素酶基因沉默脊髓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生物治疗
结项摘要

脊髓损伤是世界性难题,其中,急性脊髓损伤(ASCI)是广泛研究的焦点,而临床上更为常见的慢性脊髓损伤(CSCI)却较少受到关注。相对于ASCI,CSCI的修复更为困难。损伤区顽固胶质瘢痕形成和极其不利的微环境是CSCI修复治疗的主要屏障。如果能有效消除胶质瘢痕和明显改善损伤区周围微环境,则有可能获得突破。硫酸软骨素酶ABC(ChABC)和神经营养因子(NFs)是可能攻克CSCI的治疗策略,但目前的治疗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我们认为,药物的低利用率和机体对药物缺乏反应性是主要问题所在。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拟采用胶原靶向技术,高效结合和利用硫酸软骨素酶ChABC来消除胶质瘢痕,并拟联合siRNA技术和基因转染技术有效调动内、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期改善损伤区周围微环境,达到有效促进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的预期目标,为CSCI修复的治疗提供依据。

项目摘要

本课题利用分子克隆技术,以腺相关病毒为载体,将BDNF 转染至HUMSCs,成功构建了BDNF-HUMSCs增强BDNF表达,并从大鼠肌腱中提取I 型胶原,然后利用分子生物学克隆技术,将ChABC 的基因编码序列插入CBD,成功构建CBD-ChABC来消除脊髓损伤后的胶质瘢痕,正在完成siRNA构建的相关工作,并在体外进行功能学检测。完成了动物模型的建立,并在体内进行了初步检测工作。BDNF转染HUMSCs,CBD-ChABC为国内外首次构建,之前未见报道。该课题成果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治疗思路。本课题共形成SCI论文1 篇;课题负责人参加国内学术会议1 次;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1 人。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18.21.004
发表时间:2018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胶原靶向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结合胶原支架治疗大鼠脑外伤

批准号:8130106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关健
学科分类:H0910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体外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支架治疗脊髓损伤实验研究

批准号:30900774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熊轶
学科分类:C11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神经营养因子联合应用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研究

批准号:8127104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李根林
学科分类:H1305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缓释硫酸软骨素酶的复合材料组织工程支架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研究

批准号:30901544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倪石磊
学科分类:H09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