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光动力学疗法应用的基础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560246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8.00
负责人:金延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延边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文兰英,朴云鹤,郑兰,崔慧星,裴昶柱,李禹璇
关键词:
光敏剂子宫内膜异位症光动力学治疗
结项摘要

Endometriosis is defined as the presence of endometrial like tissue (glands and stroma) outside the uterus, is a very common debilitating disease that occurs in the general female. Recently, the endometriosis became increas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nee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therapeutic measures and practical prevention method. With the in-depth study of etiolog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photomedicine,there has been new breakthrough in EM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using PDD and PD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observation the pharmacokinetics in EMs rat model with different photosensitizers, to screening and comparison minimum treatment dosage and treatment time after Administration. Futher more, will observe changes of EMs related factors: like ER, PR, aromatase, cox-2, CD34, VEG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by ELISA assay and Western blotting. Thus through this study we can collect data for application PDT o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EMs and to make basic study for its action mechanism.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指盆腔及其他宫外组织器官存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生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妇科疾病。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趋向增高,为了降低其发病率,需要探索有效治疗措施和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随着病因学的深入研究和近30年来光医学的迅猛发展,已有报道光医学在诊断和治疗EMs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本项将建立EMs的大鼠模型,并利用三种光敏剂对其进行PDT的干预。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光敏剂在EMs大鼠模型中的药物动力学情况,筛查并比较三种光敏剂在病灶浓集的最佳时机和最小治疗用量,对EMs进行PDT的干预并评估其效果。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蛋白印记法进行对ER、PR、芳香化酶、环氧化酶-2、CD34、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 等 EMs发生有关因子变化进行观察。从而在临床上在EMs的治疗中能够有效地应用PDT而收集资料,并为其作用机制的分析做出基础工作。

项目摘要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我们验证了小鼠动物模型中PDT对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治疗效果。我们观察到不同光敏剂在重要脏器和组织上的药物代谢变化是不一样的。用荧光相对强度测定方法测定浓度,按照脏器和组织的重量比例计算光敏剂的分布浓度。结果发现:在血液里的光敏剂浓度是随时间推移逐步降低的,而在皮肤中滞留的时间较长。有些光敏剂在皮肤的排泄较快,在子宫内膜异位种植物中的排泄较慢,这样有利于进行PDT。我们还重点观察了光敏剂在静脉注射后在病灶附近的分布情况。白光下肉眼以及探测器无法探测出光敏剂的分布,在相应的光源激活下可观测到红色光敏剂聚集的组织。其分布以种植物和肠管为主,这与血管增生的状态密切有关,故可以推测在种植物上较多的光敏剂的聚集;另一方面是肠管,一可能与肠管的毛细血管分布丰富相关,二是比较靠近腹壁组织相关。进行PDT时照射范围、离病灶的距离、光敏剂的浓度、投药后的间隔时间、光源的强度都非常重要。我们的动物模型造模成功率约82%,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中实施PDT时,相对宫颈癌动物模型最低有效光敏剂的量要高,但是一旦达到治疗浓度以后其治愈率也非常好,有的实验动物中甚至发现移植病灶可以全部消融。此外发现,原代培养的子宫内膜细胞、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细胞及子宫内膜症异位细胞有不一样的生长模式,其中子宫内膜症异位细胞的生长较快,对PDT有较敏感。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3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8
4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5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金延泽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KBP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批准号:8130046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路蕾
学科分类:H041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靶向介导色素上皮源性因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批准号:8110041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张铭
学科分类:H041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MicroRNA表达差异分析及应用研究

批准号:8117054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冷金花
学科分类:H0412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Wnt通路在子宫内膜细胞分化及内膜异位症发生中的作用

批准号:30801231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李长东
学科分类:H041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