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民行为轨迹的保障性住区户外空间绩效评价及优化模型研究——以深圳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80834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陈珊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深圳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何川,刘倩,边文娟,李萌,王宇,李丹
关键词:
空间绩效行为轨迹保障性住房户外空间居住区设计
结项摘要

The study focuses on how to improve public space spatial performance of affordable housing, based on the facts that the public space of affordable housing is inefficient use in many cases, and the demand of residents for public space is different between affordable housing and commodity housing. The typical cases of affordable housing in Shenzhen will be selected, based on literature analysis, cases survey and Delphi method. The study will use the GPS technology to collect behavior trajectories of affordable housing residents. On the aspects of space efficiency and spatial quality, the framework and evaluation methodology of the spatial-performance appraisal for the affordable housing public space will be set up. ArcGIS will be used to analyze residents’ behavior trajectories and satisfactory evaluation. The spatial-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model of affordable housing public space will be built up on the aspects of functional configuration and functional structure. And the optimization model will be verified by an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simulation modeling of typical cases. The spatial-performance appraisal will provide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affordable housing public space. And the spatial-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model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design principles for affordable housing public space.

针对保障性住区户外空间供应不足与闲置并存,使用效率低下的状况,及保障性住区居民户外空间需求有别于普通住区居民的特征,本研究聚焦于居民时空间行为与户外空间关系,围绕着如何提升保障性住区户外空间绩效的关键科学问题展开。研究以深圳为例,通过文献研究、预调研、专家咨询法遴选典型案例;采用手持GPS技术结合活动日志调研获取居民时空间行为轨迹数据;从空间利用效率及品质两个层面建立保障性住区户外空间绩效评价框架,利用ArcGIS软件对居民轨迹及满意度数据进行可视化叠加分析,探析户外空间使用现状;区分不同年龄居民活动轨迹,探析保障性住区居民户外活动时空间规律及对户外空间的功能需求;从功能空间配置优化(共时性与历时性)与功能空间结构优化两个层面构建保障性住区户外空间绩效优化模型,并对典型案例优化设计模拟建模进行验证。研究成果将为保障性住区户外空间提供量化评价方法,为其更新及新建提供科学的设计原则及决策依据。

项目摘要

针对保障性住区户外空间供应不足与闲置并存,使用效率低下的状况,及保障性住区居民户外空间需求有别于普通住区居民的特征,本研究聚焦于居民时空间行为与户外空间关系,围绕着如何提升保障性住区户外空间绩效的关键科学问题展开。研究内容如下。①对深圳2012-2020年建成入住保障性住房案例进行梳理,可见当前保障性住区公共空间可分为水平化及立体化两种类型。通过对10个典型保障性住区居住环境满意度调研及分析可知,居民较为关注户外公共空间,但满意度一般。②保障性住区水平化公共空间分析,采用GPS技术对居民户外空间行为进行数据采集,利用ArcGIS软件对居民轨迹进行可视化叠加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活动以住区范围内公共活动空间为主,住区外行为以购物为主;住区户外空间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差异,活动量较大区域与空间可达性、设施配置相关。③保障性住区立体化公共空间分析,采用环境行为学活动注记法记录居民活动量,运用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从空间构成、可达性、空间设施、景观绿化、物理环境探析居民活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青年居民活动与商业设施最为相关,老年人活动与住宅架空层、活动空间面积、健身设施、休憩设施最为相关,儿童活动与架空层、活动空间面积、儿童设施等最为相关。立体化空间入口商业层总体活动量,大于住区层公共空间活动量。④拓展研究:对保障性住区老年人进行时空间特征分析及入户实态调研。研究表明保障性住区老年人大都为提供代际支持服务的老年人,其时空间行为受到家庭结构影响较大。本项目探析了居民活动与户外公共空间要素关系,从空间功能配置、场地设施配置、空间功能结构等方面提出绩效优化建议,为公共空间更新及新建提供科学的设计原则及决策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4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5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陈珊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城市共享的“城市渗透住区”探索研究及相关规划控制导则建立 ——以深圳为例

批准号:5187840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陈方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居民通勤行为与城市空间关系研究- - 以广州、深圳为例

批准号:40401019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周素红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户外慢行体力活动VGI的绿道网络使用效能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以深圳为例

批准号:5150812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刘堃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绿色住区参数化优化设计方法——以湿热地区为例

批准号:5140813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吴杰
学科分类:E08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