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拥有沙棘属植物资源92万公顷,中国沙棘占88.8%。它不仅是优良的多用途树种,也是典型的克隆植物,能依靠串根萌蘖而"独木成林"并赖以维持群落的稳定性,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以前的沙棘研究忽视了克隆生长的生物学意义,而克隆植物的研究基本以草本植物为对象,木本克隆植物的研究几乎空白。因此,本项目试图通过野外调查和布设试验,研究中国沙棘克隆生长调节(克隆生长格局与生物量分配、子株出生与死亡调节以及分株群年龄或大小级结构动态、分株生长型变化)与内外因素的关系,为人工人调控中国沙棘"定向扩散"和现有沙棘林恢复提供依据,并丰富木本克隆植物研究的内容。内因主要研究内源植物激素对克隆生长的影响,以及克隆生长对外源植物激素的反应;外因主要研究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光照状况、平茬和沙压等对克隆生长的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中国沙棘人工林衰退的干旱胁迫机制
中国对虾生长性状遗传标记的筛选与克隆
沙棘果色形成和果实生长发育中非编码RNA调控的分子机制
中国沙棘人工林萌蘖能力对平茬高度的响应规律及其激素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