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是我国特有名贵中药材。近年来,三七病毒病发生为害逐渐加重,由于前期对这类病害的研究不多,影响了对病害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本项目拟在原有工作基础上,针对当前三七生产中普遍发生为害的病毒病开展病原物的系统鉴定研究,通过生物学、形态学、血清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明确其病毒种类及其分类地位,明确其传播途径和寄主范围,探明不同病毒/分离物之间的分子变异及系统进化关系,建立病毒快速、准确、特异和灵敏的检测技术体系。同时,开展不同病毒分离物在三七上的寄主反应分析,确定病毒分离物/复合体与症状类型的相关性,明确病毒的致病性分化程度和主要致病性株系或类群;调查和测定分析影响病害发生的关键因子,揭示三七病毒病的发生规律。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病毒的分类和致病性分子机理、病害的监测和预报以及有效防控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并对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随着三七连年大面积种植,病毒病已逐渐成为仅次于根腐病的又一限制三七种植业发展的严重障碍。本项目针对当前三七病毒病的病原物尚未完全确定、病害的发生规律不明等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开展了病原物的系统鉴定研究,在三七上首次发现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TYLCCNV)、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DNAβ(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betasatellite,TYLCCNB)的侵染,并首次发现和命名了一种侵染三七的新病毒——三七病毒A(Panax notoginseng virus A,PnVA)。对相关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寄主范围进行了分析,发现PnVY可以通过汁液摩擦进行传播,辣椒、豇豆、菜豆及黄烟是PnVY的寄主。获得了5个不同PnVY分离物的基因组全序列、6个TYLCCNV分离物的DNA全序列,4个TYLCCNB分离物的全序列,推测三七复杂多样的症状类型可能与PnVY的分子变异有关,与TYLCCNV、TYLCCNB的基因组变异没有太大的相关性。建立了能同时检测PnVY、TYLCCNV的双重检测技术体系,能快速、准确、灵敏的鉴定目前对三七侵染较为严重的这两种病毒。通过对田间三七病毒病发生为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初步明确了三七病毒病的主要症状类型、可传播病毒病的媒介昆虫种类,并对三七病毒病对三七产量及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三七上普遍发生的皱缩型病毒病为主,通过调查和测定分析影响病害发生的关键因子,明确了影响该病毒病发生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发生规律,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病毒的分类和致病性分子机理、病害的监测和预报以及有效防控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三七根腐病病原、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新疆西瓜病毒病鉴定.病原生物学特性及分布的研究
我国花生芽枯病病原病毒鉴定和SRNA序列分析
树木病毒的诊断鉴定I-臭春花叶病病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