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形态定量分析的近代园林遗产保护研究——以南京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57070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张清海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郑华,马锦义,张纵
关键词:
定量研究近代园林风景园林景观遗产保护空间形态
结项摘要

Modern China (1840-1949) is an important transition period from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to modern garden. The research of modern garden is a necessary way to understand Chinese garden history.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research on Chinese modern garden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and previous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qualitative description as a lack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As a result, we still don't know their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and inherent laws. As an important participant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Nanjing left a large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Based on the extensiv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data sorting,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of space syntax, fractal theory, cluster analysi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computer software in composition elements, spatial forms and topology characteristics,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garden in Nanjing will be obtained. Thus, it will open up a new field of research into modern garden,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ory and method of Chinese modern garden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research result will have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garden in Nanjing. Meanwhile, it also will provide very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in excavation and protection of Chinese modern garden culture.

近代中国是中国古典园林向现代园林过渡的重要转型期。对近代园林的研究是认识中国园林发展的必要途径。调查研究表明,对中国近代园林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而且既往研究又多以文化、历史定性描述为主,缺乏科学化的量化分析,造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南京作为近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留下了大量代表性的近代建筑和园林景观。基于前期大量实地调研和数据整理,通过分形理论、空间句法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同时依据相关计算机分析软件对园林空间进行构成要素、构成形态、拓扑特性等综合量化研究,探寻南京近代园林的演化过程和本质特征,从而开启近代园林研究的新领域,为探索中国近代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方法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对南京近代园林的保护、继承和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全国近代园林文化的发掘和保护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项目摘要

调查研究表明,近代中国是中国古典园林向现代园林过渡的重要转型期。对近代园林的研究是认识中国园林发展的必要途径。目前,对中国近代园林的研究多以历史概况、文化定性描述为主,因此在个案研究上需要足够的深度。南京作为近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留下了大量代表性的近代建筑和园林景观。本项目以近代为历史背景,以南京为考察对象地,对那些最具代表性的公共庭院、公园、公馆和大使馆等的空间环境的构成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基于前期大量实地调研和数据整理,通过分形理论、空间句法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同时依据相关计算机分析软件对园林空间进行构成要素、构成形态、拓扑特性等综合量化研究,探寻南京近代园林的演化过程和本质特征,从而开启近代园林研究的新领域,为探索中国近代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方法奠定基础。研究的结果表明,南京近代园林受西方园林文化的影响,明显呈现出西洋庭院的风格特征——表现为西式或中西结合式,即现在所谓的“民国风”。这些优秀的规划、建筑、园林作品,更是中国传统文脉与西方规划设计思想融合的典范。大学都以西式风格的“主轴线+尽端式建筑+三合院式的主广场+草地空间”作为校园空间的核心构成特征。公园形态的分形维数在历史变迁中在不断增加,同时这些空间数据的变化反映并解释了公园的时间历史事件。在公馆和大使馆之间可以找到尺度、构成、入口和动线的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公馆尺度规模较小,动线和入口较多,空间结构更简单。大使馆规模较大,活动路线比较单一,出入口比较突出。大使馆的外部空间围绕着主要建筑,同时要求诸如外交、政务、居住、社会等更多功能需求。藉由这些庭院所体现出的空间要素、形态、尺度、比例等规划设计理念,对当今的景观设计依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和园林是中国园林开始转型的重要载体,保护和利用好它们对南京以至全国的城市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3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DOI:10.19650/j.cnki.cjsi.J2007019
发表时间:2021
5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DOI:10.19783/j.cnki.pspc.200521
发表时间:2021

张清海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GIS技术下的江南近代园林空间形态演变研究——以无锡为例

批准号:5140826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朱蓉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灾害风险评估的历史园林保护研究——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

批准号:5130836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余慧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地域的抗战遗产保护与利用——以陪都重庆为例

批准号:5110847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郭璇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中国近代建筑彩画特征及其保护技术研究 ——以1920-40年代南京、北京为例

批准号:5187834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郭华瑜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