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症是女性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是其重要的病理机制。而肝肾同治法是目前临床使用较普遍且疗效肯定的治疗该病的方法。本课题基于中医肝肾同治与上述情志轴与性轴的内在关联,选用乳腺增生症动物模型,从形态学、病理学、细胞学观察疏肝补肾法治疗效应,从HPA轴和HPO轴变化规律切入,观察疏肝补肾法对下丘脑、垂体、靶腺三个层面激素的影响,并选用HPA轴和HPO轴阻断剂对两条轴分别进行阻断,观察各层面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揭示乳腺增生症肝肾同治法与HPA及HPO轴内在相关性,并明确肝肾同治具体作用机制,阐释肝肾同治的协同效应,以期为从肝肾论治乳腺增生症奠定实验基础,丰富肝肾同治理论的科学内涵。
背景:乳腺增生病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效果确切,疏肝法和补肾法是临床最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其分别治疗机制及合用后治疗机制尚不明确。.研究方向:探讨临床最常用的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两种方法疏肝法和补肾法及肝肾同治法的治疗机制。.主要内容:采用疏肝法、补肾法、疏肝补肾法分别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在乳腺厚度缓解、乳腺体积缩小、乳腺上皮增殖抑制等方面,疏肝补肾法合用优于疏肝法;就单用效果而言,补肾法效果除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外,也明显优于疏肝组。补肾法治疗后病理显示小叶增生数量减少、导管上皮增殖抑制、导管内分泌物明显减少,腺体结构紊乱得到缓解。二仙汤可有效缓解雌孕激素比例,纠正性腺轴异常,对内分泌紊乱起到调节作用。在西药的干预中,与使用HPA轴抑制剂相比,HPO轴抑制剂治疗效果肯定,提示乳腺增生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在于HPO轴异常导致的性激素异常,内分泌紊乱,对HPO轴进行彻底阻断,可有效缓解乳腺增生状态。中药补肾法机理并非在于抑制某个或某几个性激素分泌,而在于调整激素水平紊乱。这充分体现了中药调节的多元性。.科学意义:本课题研究了疏肝法和补肾法对HPA轴及HPO轴的作用机制,肝肾同治的治疗效果。研究结论不仅可更好指导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病,更阐释了不同中医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也丰富了中医治疗方法及理论的科学内涵。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CT影像组学对肾上腺乏脂腺瘤与结节样增生的诊断价值
分层地质类材料靶体抗超高速侵彻模型实验
基于海马-HPA轴通路探讨肾阳虚证与支气管哮喘病证结合的内在相关性及金匮肾气丸干预研究
EAMG大鼠HPA轴-免疫相关性及补脾强力复方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蒙药乳腺-Ⅰ号治疗实验动物乳腺增生症的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研究
从防治肝肾纤维化作用阐释白首乌“肝肾同治”的科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