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性的投资刺激经济计划,将对世界的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近20年来的投资改变经济发展成功模式举世瞩目。本项目不同于以往从经济学和统计学视角的研究方法,而是综合经济学和统计学,从管理工程学视角,创新地建立投资路径收敛设计的方法,研究中国的城市和区域投资改变生产效率经验:1 资源配置效率。a)识别投资对区域产出的正负向效应,b)识别投资对城市的有效率与无效率 ,c)模拟增加投资改变无效率为有效率,负向效应为正向效应。2.规模效率。a)识别投资对区域生产要素的挤入和挤出效应,b)识别区域要素产出边际效应上升和下行趋势,c)模拟增加投资改变挤出为挤入效应,下行趋势为上升趋势,3.技术效率。a)识别投资区域的技术效率归因于技术进步还是效率改善,b)模拟产出效率:转移技术效率东部区域到中西部区域。这项研究提供的对区域和城市的投资决策模拟具有明确的实践意义。
2008-2009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从42%提高到47%。2010-2011 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几乎达到50%。回顾历史,投资是否改变了生产效率?展望未来,投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东部区域的经济起飞作用能否借鉴到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本项目利用创新的路径收敛设计方法,对过去的1985-2006年,从投资的配置导向、规模挤入和技术转移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1. 政府投入负向冲击GDP的区域平均值,外商直接投资正向冲击GDP的平均值。东部、中部、西部和全国,政府投入负向冲击,分别为2.218、1.414、1.140和1.685到2.060、1.249、1.073和1.522.外商直接投资正向冲击,分别为2.218、1.414、1.140和1.685到2.515、1.551、1.205和2.041.结果蕴含,政府投入以公平为配置导向,而外商直接投资以效率为配置导向。. 2.中西部追赶东部区域经济,首先是使外商直接投资在中西部区域从资本的挤出效应转向挤入效应。而这种转向门槛条件是,在中部和西部省份,需要GDP至少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0.8和0.65倍。. 3.中部和西部若达到东部的资本规模, 促进了生产增长,但是阻止效率下降趋势,需要达到东部的技术水平. 而在西部,需要同时达到东部的资本规模和技术水平,才能促进生产增长, 且阻止效率下降. . 实践意义 由于外国直接投资作用于资本要素和技术水平存在不同效应,本成果明确政策设计:中西部区域经济要追赶东部区域经济,首先的问题是创造条件激发国内资本,使外商直接投资在中西部区域从资本的挤出效应转向挤入效应,而不是在于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技术效应。. 学术贡献 本成果融合了经济计量建模的三个主要方法:经济理论导向、研究目的导向和数据关系导向,首创了路径收敛设计方法:从经济理论导向建立基准模型,经研究目的导向建立路径模型,最后,以数据关系导向设计路径模型向基准模型收敛以及基准模型向潜在模型收敛.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产权控制路径下的资本投资与配置效率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生态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与提升路径研究
股票市场操纵、定价效率与投资者福利:影响评估及监管路径
中国农村贫困成分的识别、分解及其改变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