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环境诱导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055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4.00
负责人:汪贵斌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广平,郁万文,郝明灼,朱灿灿,郭旭琴
关键词:
银杏环境诱导机制黄酮类化合物
结项摘要

银杏(Ginkgo biloba L.)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各器官中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对人类的心脑血管和呼吸道疾病有显著疗效。目前有关银杏黄酮类化合物的品种变异、地理变异、季节变异和树龄变异等研究较多,但在银杏黄酮类化合物的环境诱导机制的研究极少。本项研究以银杏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次生代谢研究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温室土培试验,研究光、水和温度等因子与银杏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和积累机制之间的关系,对不同环境条件下,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生物合成关键酶活性和关键酶编码基因的表达,以及初生代谢和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中间产物等同步进行测定, 即从终产物、蛋白质、核酸3个水平同时入手并分析它们的对应关系,研究成果对于阐明银杏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从接受环境信号到做出适应反应的过程和分子机制、丰富植物次生代谢理论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于药用银杏规范化栽培(GAP)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项目摘要

银杏(Ginkgo biloba L.)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各器官中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等次生代谢产物,对人类的心脑血管和呼吸道疾病有显著疗效。前人在环境因子与银杏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关系少量报道,但有关银杏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环境诱导机制的研究依然极少。本项研究以银杏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次生代谢研究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温室土培试验,研究光、水和温度等因子与银杏次生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和内酯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和积累机制之间的关系,对不同环境条件下,银杏的生长、次生代谢产物的组成及含量、生物合成关键酶活性和关键酶编码基因的表达,以及初生代谢等同步进行测定, 即从终产物、蛋白质、核酸3个水平同时入手并分析它们的对应关系,研究成果对于阐明银杏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从接受环境信号到做出适应反应的过程和分子机制、丰富植物次生代谢理论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于药用银杏规范化栽培(GAP)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较低的温度、土壤水分含量和光照强度抑制了银杏的生长,促进了银杏叶片可溶性糖的积累。较低的土壤水分促进了黄酮代谢途径上游三个关键酶的活性,低温则提高了银杏叶片PAL和 C4H活性。中度干旱条件下叶中总黄酮醇苷含量最大,黄酮代谢途径7个关键酶的基因表达与黄酮含量变化同步。轻度干旱有利于萜内酯的积累,萜内酯代谢MVA途径中HMGR、MVD基因协同调控白果内酯BB代谢,MEP途径中DXS、DXR、MECT、MECPs基因调控总二萜内酯的合成,下游GGPPs基因表达与总萜内酯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轻度遮阴叶中总黄酮醇苷含量最大,其代谢途径下游基因表达与黄酮代谢关系紧密。重度遮阴有利于萜内酯积累,其MVA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基因表达与白果内酯BB含量变化趋势完全相符,而MEP代谢途径中仅有MECT和MECPs基因表达与二萜类物质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下游GGPPs基因表达与总萜内酯代谢同步变化。红光有利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黄酮代谢下游关键酶基因表达与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蓝光有利于萜内酯积累,MEP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基因和GGPPs基因表达与总萜内酯含量变化相一致。因此,温度、水分和光照等环境因子造成了银杏体内初生代谢、次生代谢关键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差异,导致了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和积累的变化。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汪贵斌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蓝光诱导大豆芽苗菜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机理

批准号:3177236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崔瑾
学科分类:C150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黄酮类化合物在罗布麻适应盐胁迫环境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3176024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郭晓农
学科分类:C1613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络合萃取分离银杏叶中多萜长链化合物的研究

批准号:29976018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陈钧
学科分类:B0810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黄酮类化合物新合成方法的研究

批准号:29872030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曹正白
学科分类:B0108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