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70%,使SO2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彻底治理大气污染的关键是大幅度降低治理成本,污染物的极稀浓度是降低成本的难度所在。本项目的研究思路是,利用介孔材料发达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增加气体中低浓度SO2与孔的接触几率,进而通过在孔内发生的纳米反应或选择性吸附使SO2固定在多孔材料上。介孔材料较大的孔内空间适于作纳米反应载体,也适于进行表面改性以增强对SO2的吸附。由于介孔内预置的反应物(或催化剂)过量,以及纳米级反应器显著提高催化/反应活性,所以SO2一旦与孔接触便可立即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解决了低浓物质在主体相反应推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反应或吸附发生在孔内,使得SO2的脱除成为简单的气/固分离问题。本项目拟研究烟道气脱硫的特征性化学反应、适宜的反应载体材料、以及反应产物可能的回收利用,同时研究对SO2具有高度选择性且易于再生的吸附剂,以期强化脱除SO2的变压吸附过程。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高炉炉顶煤气中HCl气体脱除的研究
纳米颗粒物对介孔材料吸附有机污染气体的影响规律研究
富氮介孔炭材料协同低温等离子体脱除煤基气中含硫化合物的基础研究
模板法制备掺硫介孔碳固化脱除燃煤烟气汞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