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PD)的有效性已得到公认,主要是改善中晚期PD患者的症状,但一般认为无法阻止病情的发展。近年来临床观察发现STN-DBS可能延缓早期PD的进展,动物实验也提示STN-DBS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拟首先建立慢性猴PD模型,通过行为学观察STN-DBS治疗PD的有效性;检测STN及下游核团黑质致密部(SNc)、黑质网状部(SNr)和苍白球内侧部(GPi)的谷氨酸递质变化,分析相关核团的谷氨酸神经毒性降低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是否与PD的严重程度相关;继而采用病理学方法明确黑质纹状体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率,进一步利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相关蛋白及RNA水平的变化,从而揭示STN-DBS延缓PD进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将为DBS对早期PD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提供佐证,为开展DBS治疗早期PD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建立了恒河猴帕金森氏病(Parkinson disease, PD)模型,通过高频电刺激(high frequency stimulation, HFS)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 STN),观察到PD猴的运动症状明显改善,并且与晚期电刺激组相比,早期电刺激组的改善率更高。微透析结果显示STN-DBS后黑质区细胞外谷氨酸明显下降,γ氨基丁酸明显升高,苍白球内侧部细胞外谷氨酸明显降低。通过监测STN电刺激前后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 SNc)神经元放电和黑质神经元凋亡的变化,发现STN-HFS引起同侧SNc神经元兴奋性明显增加,在微电泳γ-氨基丁酸(GABA)受体阻断剂荷包牡丹碱的基础上给予STN电刺激时,SNc神经元兴奋程度远不如单独刺激STN时大,在微电泳谷氨酸受体阻断剂(MK801)时则未见这种变化。同时Tunel染色显示刺激组黑质神经元凋亡较假刺激组明显减少。本研究探讨了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STN-DBS可明显改善恒河猴的帕金森氏病症状,调节基底节环路的神经递质,改善神经元兴奋性,同时具有延缓PD进展保护神经元的作用,这为开展DBS治疗早期PD提供了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帕金森病丘脑底核电刺激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
丘脑底核电刺激对帕金森大鼠黑质神经元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丘脑底核电刺激对帕金森病大脑运动环路干预及机制的研究
丘脑前核电刺激对海仁酸诱导的颞叶癫痫猴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