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中酚类化合物的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0132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00
负责人:王毕妮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北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邓建军,程妮,刘海丰,黄微
关键词:
酚类化合物分离纯化红枣抗氧化活性
结项摘要

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具有高活性的天然抗氧化剂是近年来食品科学和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其中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最受关注。红枣是天然的药食同源果品,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我国是世界上红枣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研究红枣中的酚类化合物,为天然抗氧化剂提供一个新的可开发资源。目前,国内外虽然对红枣中酚类化合物作了一定的研究,但主要集中于粗提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对其中主要酚类化合物的组成了解甚少。本项目采用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分离纯化红枣不同部位中主要的酚类化合物,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并利用四大光谱对高活性酚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以明确红枣中酚类化合物的主要组成,这将为深入认识红枣的抗衰老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红枣是天然的药食同源果品,其中多酚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但对多酚类化合物的组成还了解甚少。本项目基于多酚类化合物的存在形式,分离红枣不同部位(皮、肉和核)中的各部分多酚,以明确红枣不同部位中多酚类化合物的主要组成为研究目标,对红枣多酚的主要组成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获得了一系列可靠的红枣多酚研究新结果。(1)发现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的部位在红枣皮,可作为研究红枣多酚组成的主要部位;(2)发现不溶性多酚部分是红枣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多酚;(3)获得了红枣的成熟期及采后加工方法对其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规律;(4)从理论和技术上进一步完善了多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检测方法;(5)初步获得红枣多酚的主要组成是黄酮类化合物和缩合单宁。这些结果将为高活性天然抗氧化剂提供新的可开发资源,也为红枣资源的深加工利用和红枣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DOI:10.11766/trxb202008100444
发表时间:2022
4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0-1441.2020.05.004
发表时间:2020
5

氰化法综合回收含碲金精矿中金和碲的工艺研究

氰化法综合回收含碲金精矿中金和碲的工艺研究

DOI:10.13373/j.cnki.cjrm.xy20040019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红枣酚类的抗氧化功效及采后调控因素分析

批准号:30871763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姜微波
学科分类:C2003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地参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批准号:3130145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高春燕
学科分类:C200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黄酮及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定量构效关系的液质联用研究

批准号:20772109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孙翠荣
学科分类:B0406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继花叶中丹宁及多元酚类化合物的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

批准号:29000003
批准年份:1990
负责人:刘延泽
学科分类:B0703
资助金额: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