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术社区科研用户微知识持续协作行为及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80415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50
负责人:李立睿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敏,张晓娟,尹春晓,袁庆,牟元樵,敬凯
关键词:
微知识科研用户持续协作行为协同创新移动学术社区
结项摘要

It is common that the discontinuity of researchers' collaboration behavior leads to the insufficiency of knowledge synergy innovation when researchers jointly solve the academic questions in mobile academic community. Therefore, the current research tends to focus on the process of micro-knowledge continuance collaboration containing micro-knowledge synergy innovation. First, this research aims to identify the demand contents in the process of micro-knowledge continuance collaboration, and to construct evolution model of demand-hierarchy. Second, this study also intends to reveal typical pattern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researcher’s behavior of micro-knowledge continuance collaboration in order to measure and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continuance collaboration. Third, the research also clarifies detailed sub-processes of micro-knowledge synergy innovation contained in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continuance collaboration behavior. Moreover, it explores the micro-knowledge synergy innovation mechanisms by constructing the model of the synergetic effect evaluation based on synergy entropy. Thus,through grounded theory,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so on, the study conducts a pioneering research on the demand evolution mechanism, mapping behaviors relationship and synergetic effect measurement in the micro-knowledge collaborative process of researchers. The research findings not only enrich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f knowledge behavior in academic new media, but als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managerial practices and mobile academic ecosystem in academic communities.

移动学术社区科研用户在联合解决学术问题的过程中,由于参与者之间微知识协作行为的间断性,导致微知识协同创新普遍不足。基于此,本项目拟聚焦科研用户微知识持续协作过程及其所蕴含的微知识协同创新。首先,识别科研用户在微知识持续协同过程中的全部需求内容,并构建需求层次演化模型;其次,揭示科研用户微知识持续协同行为的典型模式与影响因素,并对科研用户的整个微知识持续协作过程质量进行测度和评价;最后,分析科研用户在持续协作全生命周期中所蕴含的微知识协同创新的子过程,构建基于协同熵的协同效应度量模型,探究微知识协同创新机制。通过使用扎根理论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数学建模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科研用户微知识持续协作过程的需求演化机理、行为映射关系和协同关系度量的创新研究。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对于丰富学术新媒体的知识行为理论体系,提高移动学术社区服务效能和构建移动学术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数字学术的形成。移动学术社区作为数字学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大规模科研用户发布学术成果、开展学术交流、推进思维碰撞的重要平台。然而,由于科学研究过程的长期性、科研人员背景的多样性、科研成果的多元性、科研环境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导致数字学术环境下以移动学术社区为媒介的科研用户数据共享与重用、知识交流与融合、服务管理与创新等方面存在较大不足。. 因此,本项目采用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数字学术视域下科研用户的知识形态与演化、知识协同与创新、数据管理与服务的作用机理及优化机制。项目主要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方面:①在明晰数字学术内涵、要素和特征基础上,从物理空间服务、科学数据服务、数字人文服务、数字出版服务、数字学术教育服务和特色服务等方面,构建了科研用户的数字学术服务模式,并重点以数字文化遗产服务为例,提出了支持数字学术服务发展的解决方案。②对移动学术社区微知识及其演化机理进行系统阐释,并从意义构建理论视角,对科研用户微知识的深层交互与价值共创过程进行评价,揭示了科研用户微知识协同生命周期呈现出鸿沟产生、鸿沟填平和鸿沟跨越的三个阶段过程。③从数据监护人员、数据与元数据、环境、基础设施的视角构建分布式协作的数据再利用生态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从科研用户研究全生命周期视角提出了科研用户数字学术的数据融合与监护服务解决方案。本项目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优化学术社区中科研用户知识管理效能,而且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数字学术服务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DOI:10.12198/j.issn.1673 − 159X.3895
发表时间:2021
2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3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4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DOI:10.19474/j.cnki.10-1156/f.001172
发表时间:2017
5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DOI:10.3724/sp.j.1089.2022.19009
发表时间:2022

李立睿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的持续知识行为研究

批准号:7160110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金家华
学科分类:G0112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企业虚拟社区的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研究

批准号:7176101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乐承毅
学科分类:G0112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超网络的大众协同创新社区用户知识主体挖掘方法研究

批准号:7157107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李志宏
学科分类:G0112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面向知识创新的科研组织知识社区挖掘——从社会资本的角度

批准号:7120316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刘萍
学科分类:G0414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