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共生型虚拟产业园的生态设计及管理模型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17320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2.00
负责人:刘晶茹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建新,吕彬,周传斌,曹爱新,石垚,姚亮,宋小龙
关键词:
生态管理生态设计虚拟生态产业园
结项摘要

本研究通过涉农工业和传统农业的生命周期过程耦合研究,探讨以工业带农业、城市带乡村、公司带农户的"农-工共生型虚拟产业园"的产业生态管理模式和方法。主要研究:1. 传统种植业、化肥和农药工业、以及农-工共生型虚拟产业园的生态效率、生态足迹和生态服务功能及社会经济效益的比较和模拟研究;2.以山东和河南的三个园区为例,应用物质流分析、生命周期分析方法、成本核算及价值流分析以及产业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从纵向闭合、区域整合与社会复合三层次对区域农-工-环境共生体系进行基于生命周期原理的生态设计和孵化方法研究;3)建立基于生态控制论的农工复合生态管理的机理学习模型、代谢模拟模型、生态设计模型和功能管理模型,为减缓区域面源污染、促进农村发展和实现传统化学工业的生态转型提供管理工具和实证示范。

项目摘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未得到根本改善,为了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必须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的农业小循环走向农、工、商、研结合,生产、消费、流通、还原融合的产业大循环,农工共生型生态产业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之一。.本研究以产业共生基本原理和产业生态学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以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研究案例,提出了农工共生型生态产业园的基本概念、发展模式,及生态产业园的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提出了农工共生型生态产业园复合生态效率的定义及评价指标体系和农工生态型产业园的生态设计原则。并以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黑龙江省新曙光牧业集团为研究案例,通过与案例园区的长期合作,推进案例园区的农工共生系统的建设,并定量评估案例园区工农共生系统建设在带动区域发展及减缓面源污染方面的效益及面临的问题。.本项目已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篇,SCI文章1篇,培养研究生5名,达到了计划书所设定的目标 。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本项目的主要完成了以下内容:(1)提出了农工共生型生态产业园的概念模型;(2)建立了农工共生型生态产业园的系统辨识、评价及优化方法体系;(3)提出了园区尺度物质流核算框架及指标体系;(4)探讨了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在园区尺度的应用(5)提出了生态产业园复合生态效率定义及设计原则;(6)构建了基于Agent主体行为模拟的农工共生型生态产业园演化模型。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2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3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4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5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DOI:
发表时间:2017

刘晶茹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系统演进及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批准号:70873018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高长春
学科分类:G030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新疆高寒地区节能农宅的热工研究

批准号:50568004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姜曙光
学科分类:E0803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静脉产业园区物质代谢与产业共生机制优化的实证研究

批准号:4130162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楚春礼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形成机理及模式研究

批准号:40701060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毛玉如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