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对城市社会空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与调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0114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梁增贤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文彤,董观志,何莽,翁时秀,陆依依,解利剑,陈霄
关键词:
旅游效应社会空间质性研究旅游目的地生活质量
结项摘要

Tourism is a major socioeconomic force in urban space reconstruction and residents lifestyles change in modern China.How can tourism development improve urban human settle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is frontier issue in tourism geography research, and also the problem which faced by tourism destination in morden China. In the future study of tourism geography, it hav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man","man-man relationship" and "man-land relationship",and break the limit of traditional tourism geography research which concentrated on "land" and "land-land relationship". The present research focuses on urban tourism destinations,through the cases studies of Shenzhen Oversea Chineses Town(OCT), Beijing OCT, WUhan OCT, Xi'an Qujiang Town and Zhuhai Hengqin Town and other typical ones,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urban tourism development, urban social space and local quality of life(QOL), and analysis the main focto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of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ces in socail space and local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different cases systemically. The two main research questions of this present research are: 1)does urba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result in space conflicts and social problems? and 2) under what conditions can tourism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QOL of local residents. Thus, the present research can apply th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QOL to tourism geography, explai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its impacts of urban social space from the view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n promote the "social space turnning" in tourism geography research.In practice, this research offeres theory support to tourism-oriented urbanization.

如何通过旅游发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当前旅游地理学的前沿议题。未来的研究必须突破传统旅游地理学对"地"的变化和"地与地"关系研究的偏重,重视"人"、"人与人"以及"人与地"的人地关系。本项目聚焦于城市旅游发展对城市社会空间("人与地"和"人与人"的方面)和居民生活质量("人"的方面)的影响类型、过程和机制,同时对造成不同地方呈现社会空间和生活质量时空差异的主要构成因素和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系统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调控策略,试图回答"城市旅游的发展是否导致社会空间冲突和社会关系矛盾?"以及"在何种条件下城市旅游发展能够实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本项目借此希望在理论层面将生活质量的概念和方法应用到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解释城市社会空间的形成和重构机制及其影响,推动推动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社会空间转向。在应用层面,本项目希望为旅游发展引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通过旅游发展促进社会空间和谐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是当代中国关切,也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本课题通过对广州、深圳、北京、上海、成都、香港等案例城市的研究,基于绅士化理论解释了旅游发展对城市社会空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机理,提出了城市旅游发展可能对周边房地产产生增值效应,这种效应随着距离衰减,由此产生一个围绕城市旅游景区周围的绅士化社区,低收入阶层不断被更高收入阶层置换,但并不会被完全置换,而是旅游绅士化社区周围总会伴生一个低收入邻里以满足低层次就业者聚居。旅游绅士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地方意义的重建和流变,也存在地方感和地方认同的转化,这些转化与旅游的主题体验紧密相关。本课题还通过对城市居民、城市旅游就业者(包括正规和非正规)等的案例研究,构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旅游与生活质量评价模型(TQOL),根据中国人生活强调“家”的观念,在西方评价模型中增加了“家庭生活领域”,使得TQOL模型的解释力进一步提升。研究进一步识别了旅游发展对4类不同居民群体的生活质量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导致4种不同的旅游发展态度。课题还重点探讨了旅游发展对非正规就业群体的产生、发展和管治以及非正规就业者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问题。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4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5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梁增贤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旅游发展对民族社区"生活宗教"空间实践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4180113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李毓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旅游感知的旅游业发展对目的地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批准号:71073029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郭英之
学科分类:G0314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旅游发展与乡村社会经济空间演化机制研究

批准号:40701042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张骁鸣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旅游影响下乡村社会空间生产的机制与模式研究

批准号:4187113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王华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