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赛后利用原则的重大体育赛事场馆规划设计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20830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彭小松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深圳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朱文健,邓宇,王子,丘竣元
关键词:
重大体育赛事比赛场馆规划设计赛后利用
结项摘要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successfully hosted some major sports events, such as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the 2010 Guangzhou Asian Games, the 2011 Shenzhen Universiade. In the preparation period, the host cities have made Large-scale venues constructions, including many new venues such as the National Stadium, the National Aquatics Center and so on. After the games, many venues fell into the trouble of the post-operation cause of living beyond their income. Lack of consideration on the post-games utilization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link wa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reasons causing this situation. With the investigat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venues post-operation, and the review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process, the research would attempt to find out the formation reasons for the post-operation trouble in the design roots. With a perspective of the venues full life cycle, based on the post-games utilization principles, the research tries to get some sustainabl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of the match venues for the bid to host major sports events. This research would enrich the theory of planning and design on China's major sports architecture, with some scientific value.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earch woul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s for China's future bid to host the World Cup and other major international sports events, with a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近年来,中国先后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等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为了筹办这些体育盛事,主办城市均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比赛场馆建设,新建了"鸟巢"、"水立方"等大型体育场馆。在赛事结束之后,不少主办场馆的运营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困境,而在场馆规划设计环节上对赛后利用原则的考虑不足是造成此局面的根本原因之一。本项目通过对近年来中国举办重大体育赛事主办场馆的赛后运营现状进行实态调查,梳理这些场馆的规划设计历程,在设计根源上寻找造成赛后运营困境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取影响场馆赛后利用的要素,建立量化关联模型;进而以体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视野,基于赛后利用的原则,提出重大体育赛事主办场馆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建设策略。项目研究可以丰富中国大型体育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研究成果可以为中国未来申办世界杯等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提供技术支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项目摘要

本项目“基于赛后利用原则的重大体育赛事场馆规划设计研究” (51208306)针对我国为承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而建设的大型体育场馆存在的赛后运营困境,梳理和调查了典型案例的规划设计历程和赛后运营状况,并进行比对和关联分析,从宏观选址、建设策略、规划设计、运营模式等方面展开探讨,提出基于赛后利用原则的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1)宏观选址。研究针对城市中心型和城市边缘型两种可能的大型体育场馆选址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大型体育场馆选址应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同步,着重探讨了交通可达性、配套完善度两项重要指标。.(2)建设策略。研究针对重大国际体育赛事赛时需求和主办城市赛后需求,从建设规模和模式两个层面探讨。首先,提出场馆可变容量的适度规模建设策略,以实现赛时、赛后双赢;其次,提出场馆新建与改建相结合的建设模式,以避免巨额投入和场馆过剩。.(3)规划设计。研究针对赛时体育工艺和赛后运营的需求,提出基于市场需求的体育综合体规划设计策略,探讨了适宜的区位选址、灵活的功能置换、多元的业态布局、开放的空间形态、便捷的交通流线、生态的建筑技术等关键技术。.(4)运营模式。研究针对政府和企业等不同的运营主体,比较研究了各种运营模式的优劣,提出大型体育赛事主办场馆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的运营概念,探讨了全民健身、职业联赛、体育产业、文艺演出等复合化的场馆运营模式。.本项目基本完成申报书中提出的研究内容,基本达到了研究目标的要求,在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成果可以丰富我国大型体育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可以为中国未来申办世界杯等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提供技术支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2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3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DOI:
发表时间:2017
4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DOI:10.3788/AOS202040.2212001
发表时间:2020
5

变可信度近似模型及其在复杂装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变可信度近似模型及其在复杂装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DOI:10.3901/jme.2020.24.219
发表时间:2020

彭小松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赛后开发与利用研究

批准号:70773011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林显鹏
学科分类:G041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城市防灾安全的体育场馆避难模块化设计研究

批准号:5140813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吉慧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规划信息模型的数字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批准号:5130842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牛强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虚拟人群仿真的大型体育场馆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研究

批准号:5130814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刘莹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