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软粘土结构性损伤的群桩沉桩挤土效应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7217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5.00
负责人:张建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天津城建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鹿群,赵建军,吴东云,刘举,张淑朝,周嘉宾,李晶
关键词:
挤土效应结构性损伤模型微观机理静压群桩
结项摘要

基于GDS应力路径三轴试验,研究结构性软粘土在复杂应力路径下的屈服特性,探讨结构性对天然软土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考虑沉桩顺序和已沉入桩遮拦效应,进行室内土力学试验、原位测试和现场小比例尺模型试验,分析沉桩前后不同时间和空间桩周土抗剪强度、应力-应变关系、超孔隙水压力以及位移变化规律。与宏观试验工况平行取土,进行比表面积孔径分析和扫描电镜等微观测试,研究沉桩前后桩周土体微结构特征,提取孔径大小及分布等微观量化参数。建立宏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微观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寻求描述软粘土在沉桩过程中结构性变化规律的损伤内变量,建立适合群桩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结构性损伤的本构理论框架。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桩周环境的应力场、位移场及超孔隙水压力差异的微观机理,揭示群桩挤土效应本质。通过模型试验及工程实例进行模拟并与实测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结合所建模型,提出适用于软土中群桩沉桩的设计及施工对策。

项目摘要

本项目考虑群桩沉桩顺序和已压入桩的影响,通过沉桩前后桩周土宏观力学试验和微观结构测试,建立不同工况下群桩沉桩时桩周土微结构特征参数与宏观力学指标间的定量关系,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饱和软土中群桩沉桩挤土环境效应的微观控制机理,并提出适用于软土中群桩沉桩的设计及施工对策。通过室内土力学实验、现场监测、小型模型试验和软土微观结构测试,对软土地区群桩沉桩引起的挤土效应进行研究,认识到:(1)单桩侧向挤土位移随着距桩边距离的增加而以近似对数规律衰减,群桩压入后土体水平侧移和地表隆起是不断累积的,存在着已压入桩的遮帘作用,而且桩施工顺序对土体位移起到了关键作用,应该在实际工程中得到重视。(2)随着沉入土体内桩数的增加,超孔隙水压力不断积累,但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增幅变缓。沉桩顺序对超孔隙水压力有影响。超孔压的消散与土体的渗透性有关,消散要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群桩施工时要注意采取能使孔隙水快速排出的措施,以减小沉桩挤土效应。(3)压桩前后土体各微观结构参数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变化规律从时间上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压桩初始阶段表征孔隙微观形态的各参数变化明显,而后进入相对稳定的变化阶段,大约在10d以后开始进入恢复阶段。压桩后土体孔隙数量明显增多,但大孔隙数量减少,定向性明显;从空间位置来看,近桩处土体微结构变化要明显于远处。(4)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10个微结构指标提取出3个主成分,利用这3个主成分建立了桩周土体微观结构变化与凝聚力、内摩擦角等宏观力学性质的对应关系。3个主成分与粘聚力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而与内摩擦角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弱。土体微结构性质对强度性质起控制作用,在沉桩过程中,近地表和下部土层宏观力学指标表现出了相反的变化规律,近地表桩周土体第二主成分对于土体强度参数c值的变化起主导作用;中下部土体c值变化的原因相对较为复杂,但在变化过程中第一主成分作用更加明显,在压桩后恢复阶段后期第二主成分的作用有所加强。(5) 基于微结构分析,在施工期间,主要从减小压桩过程产生的孔隙水压力及降低土体扰动方面着手,提出了减少沉桩挤土效应的对策措施。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3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18.21.004
发表时间:2018

张建新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572180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20225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971078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472102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772138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0971126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272095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72117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070287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30213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8800003
批准年份:1988
资助金额:3.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072151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5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630207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96.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5147109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071096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272210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074154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77110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271097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9902018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47206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坡顶沉桩挤土效应及坡体变形细观机理研究

批准号:5120830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饶平平
学科分类:E08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软土地区考虑施工顺序及遮栏效应的静压群桩挤土效应的试验及理论研究

批准号:50708097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罗战友
学科分类:E08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静压群桩挤土效应的关键问题和机理研究

批准号:5177809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易江涛
学科分类:E0807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考虑温度效应的结构性软黏土中桩-土接触面剪切特性研究

批准号:5180840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吴则祥
学科分类:E0807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