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噬作为溶酶体依赖的细胞自我降解过程,在多数情况下起到细胞保护作用使肿瘤细胞克服不良应激,一些癌基因的反应性激活可能参与自噬。我们在前期工作中初步证实γ-synuclein作为癌基因促进结肠癌细胞的恶性表型,且可能作为应激反应基因参与结肠癌细胞自噬,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拟深入探讨γ-synuclein介导细胞自噬对结肠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首先通过血清饥饿、内质网应激、化疗等不良应激,研究结肠癌细胞活性、凋亡与自噬的变化规律,建立可靠的自噬诱导模型,并分析相应γ-synuclein表达水平及启动子活性的变化;其次通过向结肠癌细胞转染γ-synuclein或RNA干扰抑制γ-synuclein的表达,研究不良应激诱导的自噬的变化,并探讨自噬的细胞保护作用;最后探讨γ-synuclein介导结肠癌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通过以上研究,以期为结直肠癌治疗中针对细胞自噬进行靶向性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在血清饥饿、内质网应激、化疗等不良应激条件下,建立针对结肠癌细胞SW480和HCT116的自噬诱导模型,并确立了以血清饥饿(EBSS)和内质网应激(Thapsigargin, TG)为最佳自噬诱导方案。在此自噬诱导模型框架内,γ-synuclein表达水平的应激反应升高主要缘自转录因子AP-1和CREB与其启动子区相应顺式作用元件的结合,以及启动子区CpG岛的进一步去甲基化,增强了其转录活性。在已经确定的自噬诱导模型内,通过Western blot检测LC3B蛋白、丫啶橙(AO)染色、透射电镜、荧光显微镜观察GFP-LC3等方法,证实通过RNAi抑制γ-synuclein的表达后,HCT116细胞的自噬活性降低,凋亡水平升高,细胞活性降低,经典的自噬信号分子beclin1(ATG6)、p-ERK1/2等蛋白表达下降,p-AKT、p-mTOR蛋白表达升高。通过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γ-synuclein-RNAi HCT116细胞相对于野生型HCT116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共检测出上调基因125个,下调基因152个(包括LC3B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包含4个上调基因和5个下调基因的信号通路进入了候选,通过Western blot验证,γ-synuclein可能通过调控ATG8(LC3B)、ATG6(beclin1)、ATG4B等自噬相关蛋白以及CDH1、FOS、RALB、BIRC3等基因而介导结肠癌细胞自噬。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计及焊层疲劳影响的风电变流器IGBT 模块热分析及改进热网络模型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形成过程中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RKIP介导的神经细胞自噬调节对脑卒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针刺通过mTOR介导细胞自噬对脑出血大鼠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α-synuclein降解中的自噬调控机制
细胞自噬对α-synuclein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炎症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