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尺度大气物理过程对上海超大城市混合层高度影响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7501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8.00
负责人:谈建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市气象局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CSB Grimmond,崔林丽,彭杰,刘冬韡,敖翔宇,傅新姝,胡艳
关键词:
地表能量平衡混合层高度地气相互作用城市边界层观测
结项摘要

The mixing height is a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mixing layer over an urban area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ynamic and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within boundary layer which are affected by the complex underlying urban surface (building, road, pavement, tree, etc.).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these controls, is important for explaining the causes of high/complex air pollution episodes and for developing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The research in this proposal will address the impacts of urban scale atmospheric physical processes on mixing layer structures of a megacity as an example. There are three main elements: 1) Intensive urban meteorology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mixing height over Shanghai and nearby areas, 2) the effects of urban scale atmospheric thermo-dynamic process on mixing height and its evolution over different urban climate zones; and 3) Urban surface energy/water budget and mechanism of the spatial- temporal evolution of mixing layer. Through this research: 1) new techniques and approaches will be developed for determination the mixing height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mixing layer will be revealed use multiple instruments (Lidar, Ceilometer, Wind profilers, etc.) 2) an urban-scale model coupled with urban land surface model and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scheme, especially for Shanghai and nearby areas will be developed and be used to improv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s of urban boundary structure and its evolution on the development and decay mechanisms of high pollution episodes. These will provide important scientific support to help with complex air pollution countermeasures.

大气混合层高度是表征大气边界层特征的一个基本参数。城市区域地表覆盖类型、建筑物布局、城市绿化等因素改变了城市与大气作用过程,从而也改变城市边界层内动力、热力特征及大气边界层的时空结构。因而,探究城市尺度大气物理过程对上海超大城市混合层结构的影响机制对揭示城市复合污染成因和采取有效应对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拟采用城市边界层观测诊断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三方面研究:(1)城市边界层强化观测和混合层时空结构特征分析;(2)典型城市气候区大气物理过程与混合层高度时空差异性分析;(3)大气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与混合层高度时空演变机理研究。预期:发展混合层高度反演新技术和新方法,基于多种类型观测设备揭示大城市混合层高度的空间结构;发展适合于上海区域、耦合城市陆面过程和边界层高度参数化方案的模式系统,揭示超大城市复杂下垫面对边界层结构演变影响机制,为应对城市污染提供支撑。

项目摘要

大气混合层高度是表征大气边界层特征的一个基本参数。城市区域地表覆盖类型、建筑物布局、城市绿化等因素改变了城市与大气作用过程,从而也改变城市边界层内动力、热力特征及大气边界层的时空结构。因而,探究城市尺度大气物理过程对上海超大城市混合层结构的影响机制对揭示城市复合污染成因和采取有效应对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采用城市边界层强化观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研究:(1)超大城市边界层强化观测和大气混合层时空结构特征分析;(2)典型城市气候区下垫面大气物理过程对混合层高度演变的影响分析;(3)大气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与混合层高度时空演变机理研究。通过研究得到:(1)系统梳理了反演大气混和层高度的算法,包括基于探空资料、基于风廓线仪反射率结构常数Cn2反演大气混合层高度。基于激光云高仪、激光雷达建立了更为适用于长期观测资料自动反演边界层高度的逐步曲线拟合法和数据窗口标准差法。分析了多源资料反演城市大气混合层高度的差异性和可用性,揭示了上海超大城市大气混合层高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空间结构。(2)开展了单层城市冠层模式本地优化和评估、人为热估算和土地利用类型的优化,建立了耦合单层城市冠层模式的WRF/UCM模式系统;改进对流边界层高度参数化方案,建立了耦合耦合城市能量平衡模式(SUEWS)和对流边界层高度参数化方案(CBL)的模式系统,经模拟效果检验,WRF/UCM和SUEWS/ CBL模式系统对城市大气混和层高度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3)建立了上海及周边精细地表下垫面分类和典型城市气候区建筑物形态数据库,形成了基于上海市域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精细化风速降尺度技术。分析了城市下垫面特征变化与城市热岛演变,开发了基于地表能量平衡的温度降尺度技术、开展了上海城市人为热通量精细估算以及对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分析、开展了影响大气混合层高度变化的因素分析,揭示超大城市复杂下垫面能量交换对城市边界层结构及其变化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污染防御提供支撑。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3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5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谈建国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多尺度影响机制-以上海市为例

批准号:41901198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黄群芳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典型城市雾过程对大气颗粒物物理化学特征的影响

批准号:20477020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贺克斌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城市化对城市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以上海为例

批准号:4120109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刘敏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生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BVOCs)对超大城市(上海地区)夏季臭氧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40705046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耿福海
学科分类:D0506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