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肩星天牛是我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林木蛀干害虫,国内外已经开发出的引诱剂在林间引诱光肩星天牛成虫的效果不太理想。最新研究表明光肩星天牛成虫个体可以释放一些促使同类其它个体产生拒避行为的信息化学物质,这可能是导致引诱剂诱集效果不高的原因之一。本项目将对成虫个体产生拒避性物质的部位、释放的剂量和节律,以及交配和补充营养对释放拒避性物质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研究光肩星天牛成虫对拒避性化合物的剂量反应、是否有适应性、先期羽化的成虫与后期羽化的成虫的拒避行为是否相似,拒避性气味对成虫搜寻嗜食寄主植物和异性个体的影响等。研究结果将为深入了解光肩星天牛成虫的行为,指导利用引诱剂或开发新型驱避剂干扰成虫的行为,以保护树木免受其危害打下基础。
光肩星天牛是我国北方地区杨、柳、榆以及北美地区槭类树种的主要蛀干害虫,已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害和经济损失。研究光肩星天牛释放的信息素类物质可为在林间监测和控制光肩星天牛打下基础。本项目采用化学生态学的技术对与光肩星天牛成虫个体释放的有关信息化学物质进行了研究。在国内外首次发现雌雄成虫在取食后的10多个小时内会释放一种法呢烯类物质,且能够引起成虫的触角电位(EAG)反应。采用嗅觉仪生测的方法发现这种物质对于光肩星天牛成虫有一定的引诱性,但对处于不同性别、日龄和生理阶段的成虫具有不同的行为学效应。野外诱捕实验也证明了法呢烯确实对光肩星天牛成虫有引诱性。研究还发现,成虫排出的虫粪和成虫取食过的寄主枝叶同样会释放法呢烯。对成虫的排粪量和粪便的法呢烯释放量,以及成虫虫体在不同日龄阶段和取食后不同时段的化合物释放量进行了研究,并对国内外生产载体的法呢烯释放率进行了研究,为将来优化设计诱芯和诱捕器打下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光肩星天牛成虫寄主选择记忆效应的研究
决定光肩星天牛成虫趋性行为的寄主化学环境的研究
G型花绒寄甲利用信息化学物质搜寻光肩星天牛的机制
光肩星天牛抑制物质活性及其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