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四种具有抗真菌活性的苔无纹紫被苔plagichasm intermediumL、盔瓣耳叶苔Frullania muscicola Steph、南亚瓦棱苔Trocholejeunea sandvicensis(Gott)Mizut.和芽胞齿萼苔Lophocolea bidentala(L.)Dum所含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分离鉴定了包括6个新化合物在内的36个化合物,分别是黄酮6个、联苄6个、单萜2个、二萜1个、三萜4个、甾体2个及其它化合物,对倍半萜和二萜化合物的结构确定采用X单晶衍射法。体外抗真菌实验表明联苄、倍半萜类、黄酮等对多种真菌显示不同的抑制作用,联苄中羟基数目多活性强。对萜类化合物含量高的盔瓣耳叶苔进行了组织培养,建立了组织培养生产苔类植物的方法;并证明组织培养所得样品与天然样品所含化学成分一致,为开发利用这一植物资源发展新药奠定了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微生物介导形成菱面型白云岩晶体的研究
地质环境及生物演化与海相优质烃源岩形成
新疆西南天山蓝片岩的形成环境与抬升机制
华南晚泥盆世微生物岩的古气候和古环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