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粒径化影响Se在鲫鱼肠道吸收的分子细胞学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222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王彦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冯一秦,宋达峰,韩剑众,张爱霞,穆雪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细胞模型鲫鱼纳米硒
结项摘要

硒是人和动物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如何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改变硒的物性,进一步提高在肠道的吸收率对于发挥其作用功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纳米硒在改善鲫鱼肌肉品质和提高肌肉中硒沉积量的作用效果上显著优于亚硒酸钠和蛋氨酸硒。鉴于此,本项目在饲养试验的基础上,拟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技术,通过建立鲫鱼(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上皮细胞模型,结合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手段和共聚焦非损伤微测技术系统研究纳米硒的吸收代谢途径,旨在探明纳米粒径化影响硒在鲫鱼肠道吸收的分子细胞学机理,探究纳米尺度硒的吸收是否存在新的作用方式和生物学效应,为纳米硒显著的作用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充实完善水产动物营养学的理论和其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同时,通过本项目实施,还可以促进纳米技术在水产动物营养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水产添加剂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摘要

硒是人和动物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如何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改变硒的物性,进一步提高在肠道的吸收率对于发挥其作用功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纳米硒在改善鲫鱼肌肉品质和提高肌肉中硒沉积量的作用效果上显著优于亚硒酸钠和蛋氨酸硒。鉴于此,本项目在饲养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了原代细胞培养技术,通过建立的鲫鱼(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上皮细胞模型,结合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手段和共聚焦非损伤微测技术系统研究了纳米硒的吸收代谢途径。结果表明,硒的生物蓄积不仅与肠道吸收率有关,也与体内硒结合蛋白代谢形成的活性形式有关。纳米硒在细胞模型中的研究结果表明其是经跨细胞途径被动进行转运,相关的靶蛋白质包括了、谷胱甘肽合成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通过Western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PCR技术佐证了这一结果。此外,细胞膜钙离子等离子通道对纳米硒的吸收同样具有显著影响。研究初步探明了纳米粒径化影响硒在鲫鱼肠道吸收的分子细胞学机制,为纳米硒显著的作用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充实完善了水产动物营养学的理论和其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3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王彦波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精氨酸对鲫鱼大豆诱导型肠炎的肠道保护作用机制

批准号:3160217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刘昊昆
学科分类:C19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鲫鱼肠道LAT2转运氨基酸及其营养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

批准号:3127267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鲁双庆
学科分类:C1905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嗜酸乳酸杆菌ATCC4356对肠道胆固醇吸收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批准号:31100022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黄颖
学科分类:C01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肠道受体吸收的水飞蓟素口服纳米载体研究

批准号:8120292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赵志英
学科分类:H3206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