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南方选择了3个典型区,分别代表不同自然地理类型,利用遥感和GIS方法,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从土地退化成因和表征入手,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和不同时期土地退化图编制的基础上研究揭示,中国南方土地退化的形成是由其生态环境自身脆弱性决定的。土地退化不仅表现为土壤退化,还表现为植被退化和土地状况恶化。严重和剧烈退化的“红土岗”“白沙岗”和侵蚀劣地,其形成至少可以追溯至明清时期。近几十年来土地退化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微度与轻、中度退化土地的相互消长。由于土地开垦及植被破坏和保护程度不同,各典型区土地退化动态变化也不同。土地退化发展最严重的地区,是人口密度较大,人口增长较快,经济欠发达的低山丘陵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西部地区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转变
城市绿地环境质量评估工具综述
社区建成环境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与实证结果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土地沙漠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果洛藏族自治州长时序生态变化评价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研究
石笋记录的MIS5阶段中国南方古人类活动区域的降水变化
近60年来流域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长江入海水沙通量影响机制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