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产业在新疆南疆地区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果树滴灌是当地高效的节水灌溉方式。在滴灌条件下,磷肥如何合理施用是实现该地区果树优质丰产和水肥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科技问题,也是当前该地区果树生产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项目选择枣树为研究对象,以磷肥高效利用和丰产优质为目标,采用滴灌技术为平台,通过微区定位试验、32P示踪和枝解分析方法,研究滴灌条件下施磷方式、施磷时期及不同时期磷肥分配比例、根区施磷空间配置对枣树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根系形态分布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明确部分磷肥作追肥随水滴施的可行性、效果及追肥比例,探明枣树适宜的施磷时期及不同时期磷肥合理分配比例,确定滴灌条件下枣树适宜的施磷深度及搭配、施肥穴数量和施用方法,揭示滴灌枣园根区磷肥不同运筹方法的调控机制。研究将丰富果树施肥技术理论,为滴灌条件下果树磷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新疆南疆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本项目主要开展了滴灌条件下磷肥施用方式、施磷时期及不同时期分配比例、根区施磷空间配置对枣树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壤土中滴磷的入渗深度8-13cm;沙土中滴磷的入渗深度13-15cm;添加5%的柠檬酸可使磷素入渗深度增加到20cm。(2)挖穴撒施肥方式下,三年平均产量11.21kg/tree,肥料养分生产率为6.38 kg /kg;滴灌随水施肥方式下,三年平均产量10.49kg/tree,肥料养分生产率为7.37 kg /kg。(3)不同施肥方式下枣果的裂果率对施肥量的敏感性不同,挖穴撒施肥料方式下枣果裂果率对施肥量的敏感性最强,滴灌随水施肥方式较小;在高产施肥量下,滴灌随水施肥方式的枣果裂果率较低为7.72%,而挖穴撒施肥料方式的枣果裂果率较高为17.18%;水肥一体化可有效降低枣果的裂果率。(4)在红枣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下,大部分磷肥应该进行土壤深施肥,少部分磷肥可以进行随水滴施肥。基追比80:20的处理其红枣产量、单果重、果实含糖量都显著高于基追比20:80、40:60、60:40、100:0的各处理,各处理综合效果排序为:基追比80:20>基追比100:0>基追比60:40>基追比40:60>基追比20:80。(5)30%的磷肥做基肥、10%的磷肥开花前追施、20%的磷肥幼果期追施、40%的磷肥果实膨大期追施,及30%的磷肥做基肥、23.3%的磷肥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追施的处理效果最好,红枣株产分别为11.04kg/株和10.974kg/株,产量较其它处理提高30.17%-74.05%。(6)从不同施磷深度及配置上来看,(左侧追肥穴深25cm、右侧追肥穴深25cm)的处理整体效果最好,单株产量为6.334kg,比其它处理提高26.8-99.6%,单果重为8.471g,比其它处理提高7.7%-15.8%;(左侧追肥穴深15cm、右侧追肥穴深15cm)处理和(左侧追肥穴深35cm、右侧追肥穴深35cm)处理次之。25cm左右的施肥穴深度是最有利于枣树生长的深度。本项目研究结果丰富了果树施肥技术理论,为滴灌条件下果树磷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北疆城市化发展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玉米秸秆还田后磷肥减量对冬小麦磷素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南疆“水肥温”一体化滴灌对枣树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
南疆枣树间接地下滴灌条件下根系调控及养分吸收利用机理
滴箭式地下滴灌对南疆枣树根系分布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南疆滴灌枣园多作系统水肥调控机理及模式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