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外高浓度的ATP,作为一种细胞功能调节因子,可通过激活细胞膜上的P2X7受体,诱导人骨肉瘤细胞凋亡。冲击波可增加化疗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但其作用机制,现在还不清楚。前期工作显示:冲击波可引起SAOS-2人骨肉瘤细胞内的ATP向外释放。另外,SAOS-2人骨肉瘤细胞表面功能性表达P2X7受体。因此,本课题体内、外实验相结合,用SAOS-2人骨肉瘤细胞,探索冲击波是否通过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一方面,促使ATP释放到细胞外,激活细胞表面P2X7受体,通过内部途径和/或外部途径,促进细胞凋亡;另一方面,增加难以通过细胞膜的甲氨蝶呤进入细胞内的剂量,增进细胞凋亡。最后再用SAOS-2人骨肉瘤细胞的人骨肉瘤荷瘤鼠模型进一步验证。本研究,为如何增强骨肉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减少化疗药物用量,增进实体性肿瘤靶向治疗效果,提供一种新的手段和理论依据。经吉林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检索,国内外尚无该类报道。
本课题用不同能量密度的冲击波(工作电压分别为7kV和14kV的冲击波)作用骨肉肿瘤细胞,研究冲击波是否协同低剂量甲氨蝶呤诱导人骨肉瘤细胞凋亡。结果发现:1.不影响细胞活性的冲击波(a.电容0.3µF、工作电压7kV、冲击次数小于400次;b.电容0.3µF、工作电压14kV、冲击次数<150次),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的ATP向外释放,可将较大的分子(如:化疗药物甲氨蝶呤)导入细胞内,能量密度较高的冲击波(工作电压14kV、冲击次数<150次)作用细胞的次数较少,但更有效;2.不影响细胞活性的冲击波(a.电容0.3µF、工作电压7kV、冲击次数小于400次;b.电容0.3µF、工作电压14kV、冲击次数<150次),可通过增加ATP向细胞外释放,激活细胞表面P2X7受体,激活内部途径和/或外部途径,诱发细胞凋亡,能量密度较高的冲击波(工作电压14kV、冲击次数<150次)作用细胞的次数较少,但更有效;3.不影响细胞活性的冲击波(a.电容0.3µF、工作电压7kV、冲击次数小于400次;b.电容0.3µF、工作电压14kV、冲击次数<150次),可通过增加ATP向细胞外释放,激活细胞表面P2X7受体,激活内部途径和/或外部途径,和通过增加甲氨蝶呤进入细胞内的含量,协同增加甲氨蝶呤诱发细胞凋亡。能量密度较高的冲击波(工作电压14kV、冲击次数<150次)作用细胞的次数较少,但能够更有效的增加细胞凋亡。这一研究结果说明:用冲击波协同化疗药物治疗肿瘤是可行的,治疗时选用能量密度高的冲击波,这样可以减少冲击波的作用次数,同时增加疗效,这一研究结果将为我们治疗肿瘤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甲氨蝶呤通过调控Treg细胞治疗银屑病的药理机制研究
靶向表达长dsRNA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
细菌氧化还原蛋白azurin 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蜂毒素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