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表现为疼痛过敏和异常疼痛,如断肢痛、癌性疼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其主要机制研究焦点集中在脊髓内疼痛受体系统感受异常亢进方面。目前临床上尚无确切有效的药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我们在前期动物实验研究中发现脊髓内Na+,K+-ATP酶抑制剂哇巴因和Na+-H+/Na+-Ca2+交换剂阿米洛利产生剂量依赖性抗伤害效应。本课题拟采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经典动物模型,结扎SD大鼠的一侧腰5-6神经,应用蛛网膜下腔长期置管注药法,评价鞘内哇巴因和阿米洛利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能,以及上述两药分别与局麻药、阿片类、NMDA受体拮抗剂及alph-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应用膜片钳技术探讨药物治疗脊髓离子通道机制,欲建立一种高效低毒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新方法,为临床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前期的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格雷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创新地理学的批判性思考--基于中国情境的理论创新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鞘内KB-R7943和SEA0400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
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药物的设计与合成
PSD95基因沉默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脑结构和功能网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