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气候系统变化的基本尺度,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与人类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在现有气候系统模式中,季节变化基本已经被考虑而且能够被合理再现。但对于日变化,特别是与海气相互作用紧密相关的海表面温度(SST)的日变化,绝大多数气候系统模式均未能合理再现。在热带太平洋,平均SST很高,海气相互作用非常强烈,SST一旦发生日变化,势必影响整个海气耦合系统。现有的国内外研究SST日变化大多采用一维的混合层模式,采用海洋环流模式(OGCM)和耦合模式(CGCM)的模式比较少。而且,对SST日变化产生的原因和动力条件,认识很有限。因此,鉴于SST日变化产生的重要作用,本项目将首先在OGCM中合理再现热带太平洋的SST日变化特征,揭示控制SST日变化因子及其动力和热力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SST日变化在CGCM中对海气热通量及长时间尺度气候的影响。
本项目基于气候系统变化最基本的时间尺度-日变化展开。利用三维海洋环流模式(OGCM)和耦合模式(CGCM),进行了SST日变化的数值研究。通过考察热带太平洋SST的日变化特征,对比卫星观测和站点观测,发现现有的海洋环流模式能够较好的模拟SST日变化的基本特征(包括振幅和位相)。SST日变化的振幅的水平分布与观测的能够较好对应,主要受太阳辐射振幅的调制。SST日变化峰值一般出现在15-16时(当地时间),落后太阳辐射峰值2-3小时,接近观测。 但模拟的振幅比观测偏小0.1-0.2°C,可能与模式第一层的垂直分辨率和表层混合太强有关。通过减小表层混合,模拟的SST日变化振幅能够增大。SST日变化振幅主要受太阳辐射大小及其混合大小控制。在耦合模式中,也能模拟出SST的日变化振幅和位相,但模拟的气候态振幅偏小,但是在一些时间里,SST日变化振幅可以达到1-2°C。在OGCM中,分辨出SST日变化,能够影响平均SST的模拟。在耦合模式中,分辨SST日变化对平均SST的影响很显著,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可以达到1-2°C。这种量值变化可比于由ENSO引起的变化,这种变化会显著影响大气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本项目的研究基本完成了申请项目时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取得明显的成果。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海温日变化对气候模式中热带SST模拟的影响机制研究
风对热带太平洋海平面低频变化影响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热带外SST长周期变异对ENSO的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中国降水日变化的数值模拟及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