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增长机理及调控路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70408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00
负责人:黎孔清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朱利群,余德贵,顾冕,施冬青,王国明,乔鑫,赵梁怡,刘月
关键词:
碳排放增长机理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调控路径
结项摘要

Land-use / land-cover change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increasing the content of CO2 in atmospheric that second only to fossil fuel combustion, Land use is not only the direct cause of ecosystem carbon emissions and carbon absorbed, but as a spatial carrier indirectly affect the level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anthropogenic sources. Due to the significant effects and complicated growth mechanism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land-use, it also contains a huge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 potential and positive externalities. Therefore, to research and promote carbon reduction of land-use has important meaning to achieve our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On the basis of large-scale field research and data analysis, this project prepares the carbon cycle model and carbon emissions calculation system of land-use; from the medium-level, in-depth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s effects from typical regional land-use, evolution rule, influence factor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micro-level, focuses on the carbon emissions effect from land-use behavior of farmers, and to explore the behavior and inherent mechanism of farmers’ land-use; Finally, it proposed technological path and political framework for emissions reduction of land-use which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是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土地利用不仅是生态系统碳排放和碳吸纳的直接原因,而且作为空间载体间接影响人为源碳排放水平。因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显著、增长机理较为复杂,并且土地利用碳减排蕴含着巨大的减排潜力和正外部效应,研究并推进土地利用碳减排有助于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在实地调查和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土地利用碳循环模型及碳排放测算体系;并从中观层面分析典型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演变规律、影响因素以及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重点从微观层面深入分析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碳排放效应,探讨农户土地利用碳行为方式及内在机理;最后结合上述研究系统提出适宜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碳减排调控路径。

项目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受到人类的普遍关注,实施碳减排以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因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显著,碳排放机理较为复杂,并且土地利用碳减排蕴含着巨大的减排潜力和正外部效应。因此,研究并推进土地利用碳减排将成为我国履行碳减排承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本项目通过数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查,科学编制土地利用碳循环模型及碳排放测算体系;从中观层面分析典型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而从微观层面深入分析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碳排放效应,探讨农户土地利用碳行为方式及内在机理;最后结合上述研究系统提出适宜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碳减排调控路径。得出如下结果:(1)通过对1987-2018年土地利用碳排放文献的可视化分析,得出社会和人文科学也为土地碳排放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日益强调区域和全球治理以应对气候变化,在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的研究也很突出。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趋势。(2)根据全球碳循环模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及相关研究,构建土地利用的碳循环模型和测算体系,并全面筛选土地利用碳排放测算体系的碳源因子及其碳排放系数。(3)根据土地利用碳排放测算模型,对江苏、湖南、湖北、山西、广西等典型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进行科学计算,并对其驱动力进行回归分析,预测未来碳排放发展趋势、潜力及制定调控路径。(4)从微观角度对江苏省、山西省、广西省农户土地利用行为、认知和意愿进行调研,探讨农户土地利用碳行为方式及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对的碳减排对策。本项目从理论上丰富和探究了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体系,在调研和研究过程中为政府部门制定土地碳减排政策提供参考,客观上推动了农户对土地碳减排技术认知和技术采纳。对我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黎孔清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排放基准线的我国居民家庭碳排放需求与增长路径研究

批准号:4137153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曲建升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城市形态碳排放锁定的路径、机理与调控研究

批准号:4137117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尚正永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城市土地利用优化的碳排放效应及其调控机理研究

批准号:4120158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李雪梅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碳代谢驱动因素与减排路径研究

批准号:7187409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刘竹
学科分类:G0411
资助金额:4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