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序列桉树人工林碳吸存与碳-水耦合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60153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9.00
负责人:樊后保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昌工程学院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袁颖红,刘文飞,涂洁,廖迎春,李燕燕,曹庆,郭虎波
关键词:
水耦合年龄序列碳吸存水分利用桉树人工林
结项摘要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是陆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两个最基本的生理生态学过程,生态系统碳-水耦合机制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项目选择年龄序列(2a、4a、6a)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4年的定位监测,以实现对8个连续年龄段(2a-9a)桉树人工林的碳吸存与水分利用动态开展研究,探讨碳-水耦合机制。主要研究内容:(1)生态系统各分室碳库随林分年龄的变化动态,结合收获-相对生长方程与空间替代时间两种方法以提高对林木生物量的估算精度;(2)通过对森林净初级生产力、凋落物及土壤呼吸的测定,分析林分碳吸存动态;(3)基于对单木耗水量的观测,结合土壤蒸发量的测定,通过空间尺度转换估算林分耗水量;(4)通过对叶片气体交换的测定,探讨气孔导度对光合和蒸腾作用的调节机理;(5)在对森林碳吸存、水分利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探讨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水耦合机制。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福建漳州年龄序列(2a、4a、6a)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系统监测了森林碳汇动态、单木-林分-生态系统耗水规律、林下植物群落功能组成、土壤养分动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结果:(1)连续年龄序列(2a、3a、4a、5a、6a)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总量分别为152.88、199.97、241.67、221.94和210.95t.hm-2。生态系统生产力分别为22.86、26.07、32.64、32.71和46.69 t.hm-2.a-1,C年固定量分别为10.37、11.72、14.98、15.02和21.51 t.hm-2.a-1,各林分土壤异养呼吸向大气释放7.56、7.64、6.45、6.27和6.26 t C.hm-2.a-1 t C.hm-2.a-1。通过数据分析,桉树林生态系统净生产力(NEP)分别为4.16、5.62、10.76、10.85和17.16 t.hm-2.a-1,而且固碳能力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2)通过对林木光合作用的测定,计算了叶片尺度上的水分利用效率。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年平均值大小顺序为:2a>4a>6a,年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值分别位2.33、2.28、2.17 μmol mmol -1。随着林龄的增加,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逐渐降低。(3)估算了土壤和植被的耗水量,2a、4a、6a林分土壤全年蒸发量分别为318.6,336.1和248.7 mm,年蒸发散量分别为558.2,608.2和752.0 mm,表现为随林分年龄的增加,水分蒸散呈增加趋势;不同林龄的产流量分别为884.0,816.5和760.1 mm,占降水量的50.20%,46.37%和43.17%,表现为随着林龄的增加,产流量出现减少的趋势。(4)对林下灌草生物多样性的分析显示,林下物种的多样性和功能群在不同年龄段之间没有显著变化。(5)物理去除灌草降低了土壤CO2排放,但施用除草剂对土壤CO2排放无明显影响。凋落物分解在2种去除灌草方式下都显著减缓,其中物理去除灌草下凋落物分解还显著慢于除草剂处理。(6)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在不同林龄间差异明显,林下灌草和施肥处理显著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总之,桉树人工林随着林龄的增加,碳汇功能增加,但是水分耗散量增加,土壤微生物和养分在其中起着调节的作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4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樊后保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771714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370259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与碳吸存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

批准号:30771714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樊后保
学科分类:C1607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亚热带城市片林与草坪碳吸存研究

批准号:31000321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钟羡芳
学科分类:C161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亚热带退化红壤丘陵区典型先锋树种碳吸存与水分利用耦合机制

批准号:3126017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涂洁
学科分类:C1607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氮沉降对暖温带油松林碳吸存影响机制研究

批准号:3134002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赵秀海
学科分类:C0308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