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片林与草坪随着城市化进程迅速扩张,在传统人工林碳汇提升空间日趋缩小的情况下,评价其固碳效益显得尤为重要。本项目以亚热带建植时间一致的城市片林、草坪和传统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3年的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分析,研究生物量碳库、土壤碳库、年生物量碳净增量、年枯落物碳归还量(地上凋落物归还+地下根系归还)、土壤异养呼吸等动态及变化,构建适合城市片林的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探索根系归还量的精确测定方法,系统地评价城市片林和草坪的碳源汇功能,揭示其碳吸存机制。本项目对缓解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压力,保障我国亚热带地区完成减排任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所获取数据也可为我国气候变化政策的制订和今后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大会上谈判提供事实依据。
城市绿地随城市化迅速扩大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具有可观的碳汇效益,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项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地处亚热带,城市化进程迅速的福州市闽江公园内临近分布的番石榴、南洋杉和黄花槐片林及各自毗邻的沟叶结缕草草坪为研究对象,对其碳汇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片林植被碳库和生态系统碳库都高于草坪,但草坪土壤碳库高于片林;草坪土壤呼吸速率表现出高值更高,低值更低的特点;草坪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具有更高的Q10值;片林地上凋落物动态呈现为双峰模式,峰值出现在春季4~5月份和夏末秋初的8~9月份;草坪全年地上草屑总量要高于片林全年地上凋落物总量;片林全年根系碳归还量(4.2~7.2 t•hm-2•a-1)与各自毗邻草坪(5.8~7.0 t•hm-2•a-1)无显著差异;片林净初级生产力与草坪NPP相当,但片林的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4.20~6.47 t•C•hm-2•a-1)明显高于草坪(1.8~3.4 t•C•hm-2•a-1);草坪具有更高的土壤固碳速率,但城市片林具有更高的生态系统碳汇。利用同位素技术野外实测与室内模拟,结果表明C4相对于土壤原有的C3对于微生物代谢而言具有更高的底物可利用性,能刺激微生物生物量增加,同时提高土壤SOC潜在可矿化碳量,有助于SOC的形成。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亚热带城市草坪与片林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机制研究
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与碳吸存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
年龄序列桉树人工林碳吸存与碳-水耦合机制研究
亚热带退化红壤丘陵区典型先锋树种碳吸存与水分利用耦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