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主要从中国的制度背景入手,研究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价值股异象问题。所谓价值股异象,就是投资者高估会计盈余的持续性,从而高估高成长高盈利公司的股价,从而导致价值股的回报率显著的高于成长股。中国的制度环境对上市公司和西方国家有显著差异,而中国特有的这些制度背景会影响到会计盈余的持续性以及股票的市场定价,例如不同目的盈余管理对定价的影响是不同的,例如中国特有的庄股操纵和题材炒作也会影响到市场定价。而本项目从这些制度入手研究这些因素对盈余的持续性特征以及对市场定价的影响,从而全面的研究中国价值股异象及其影响因素。
《制度环境、会计盈余持续性与价值股异象》 利用中国资本市场数据,研究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效率问题,从中国价值股的股价回报率高于成长股这一现象入手,研究产生的原因,并为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研究提供证据。.本研究首先发现中国资本市场并非有效,噪音交易者会导致股价偏离,例如《我国股指均线“心理关口”的实证研究》发现均线是投资者的重要心理关口,股价向上或者向下突破均线虽然从有效市场角度没有定价含义,但却会对投资者心理产生影响,均线成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一个重要心理关口。有关心理关口的研究,目前世界上只有整数关口的研究,而本项研究是第一篇研究均线关口的实证论文。《中国资本市场的价格惯性:基于行业视角的解读》发现中国资本市场的价格惯性是行业惯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即中国股市的板块轮动,这也从林外一个维度说明中国市场的低效率。《公司增长与分析师盈余预测误差》一文研究发现了分析师预测存在乐观偏差,并且进一步发现对过去增长的高估是造成分析师乐观偏差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市场的专业人士尚且如此,意味着普通投资者也会高估上市公司的历史增长,从而导致增长股被高估,从而从一个维度解释了增长异象(或称为价值股异象)的产生原因。既然对会计信息的预测是导致价值股异象的一个原因,那么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也是本研究的异象《IPO监管制度变迁的有效性》从IPO发行制度变迁研究了各种发行制度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IPO发行制度,会导致公司不同的盈余管理程度,从而影响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并未改革中国IPO制度提供依据。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除了做实证研究外,也做了三篇规范研究。《现金为王吗》从经营周期的角度讨论了会计最为根本性的问题:即为何权责发生制优于首付实现制。另外两篇规范论文是讨论了具体的会计实务问题:分别是《分析填列法下的现金流量计算》和《计税基础的理论分析》。除了上述已经完成的论文还有3篇正在做的工作论文。1、分别是均线心理关口延伸过来继续研究均线投资策略及其产生的原因;2、大股东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2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会计准则变迁、应计项目持续性与应计异象
会计盈余与GDP:会计盈余信息含量的宏观视角研究
基于会计制度变迁的盈余稳健性测定与经济后果研究
会计稳健性、成长异象与股权溢价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