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盐转运体、II相代谢酶和抗氧化因子差异表达和调控对于胆汁郁积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抗胆汁郁积药物的研发均有重要科学意义。本项目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系统深入研究正常和胆汁郁积状态下大鼠体内胆汁盐相关的转运体、II相代谢酶和抗氧化因子差异表达以及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及主要有效成分对胆汁盐相关转运体、II相代谢酶和抗氧化因子的调节、逆转与恢复作用,进而在揭示白花蛇舌草提取物体内利胆、抗胆汁郁积作用的物质基础以及作用机制。项目研究成果对于阐释正常和胆汁郁积状态下胆汁盐转运体、II相代谢酶和抗氧化因子的差异表达调控以及白花蛇舌草通过调控上述系统发挥利胆、抗胆汁郁积作用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白花蛇舌草(BE)广泛用于痢疾,黄疸等,但目前对于其利胆、抗胆汁郁积的物质基础及机制鲜有报道。.1、采用UPLC-Q/TOF/MS和LC-MS/MS方法,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MS碎片等信息进行比较,从BE中鉴别并定量了齐墩果酸、熊果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山萘酚、槲皮素、京尼平苷酸、车叶草苷、车叶草苷酸、鸡屎藤次苷等成分的含量,研究了上述化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除车叶草苷和京尼平苷酸外,上述化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低,首过效应显著,药动学行为提示了车叶草苷可能是BE利胆、抗胆汁郁积的物质基础。.2、以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和胆汁盐输出泵(Bsep)为靶点,研究BE治疗胆汁郁积肝疾病的作用机制。包括(1):对正常大鼠灌服BE后利胆、胆红素排泄、肝中Mrp2和Bsep表达的影响;(2): BE对ANIT和乙炔雌二醇(EE)致胆汁郁积大鼠的保肝、抗胆汁郁积的作用与机制研究。.1) BE促进正常大鼠的胆汁流,及胆汁中TB、TBA、GSH的排泄量,表明了BE具有的利胆作用。此外,BE可促进胆红素(Mrp2底物)在体内的排泄,并提高大鼠肝脏中GSH的含量,以及提高肝脏中Mrp2、Bsep的表达,提示了BE的利胆作用可能作用于Mrp2和Bsep。.2)在ANIT/EE致大鼠肝内胆汁郁积实验中, ANIT/EE降低大鼠体内胆汁流和胆汁中的TB、TBA、GSH含量;血清生化指标(如TB、TBA、ALT、AST、ALP)升高伴随肝比重增大。BE增加胆汁郁积大鼠的胆汁流和胆红素排泄量,降低血清生化参数,促进血清中TB、TBA向胆汁的排泄,并增加GSH的含量。HE染色显示BE可改善ANIT诱导的肝损。其作用机制与BE诱导肝脏中Mrp2、Bsep基因的表达相关。.3、对BE利胆、抗胆汁郁积的物质基础进行研究。尼平苷具有的利胆作用,其机制作用于Nrf2-Mrps和抗氧化因子(HO-1等)轴。BE的成分车叶草苷结构与京尼平苷结构相似,且在BE中含量较高,我们推测车叶草苷可能是BE利胆、抗胆汁郁积的主要物质基础。车叶草苷(70mg/kg)可显著促进大鼠胆汁流的形成,提高肝内GSH的含量,并促进胆红素的排泄。此外,车叶草苷可诱导Nrf2及其下游基因Mrp2、Mrp3、Mrp4和HO-1的表达。因此,车叶草苷可能是BE利胆、抗胆汁郁积的物质基础之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基于胆汁酸转运体/代谢酶的黄芪汤改善肝内胆汁淤积分子机制研究
茵陈术附汤抗肝内胆汁淤积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研究:从药动学和调控胆汁酸转运体/代谢酶-炎症通路解析
p53对胆汁酸代谢酶的转录调控机制及其在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核受体FXR活化探讨茵陈蒿汤调控NAFLD胆汁淤积胆汁酸和脂肪代谢效应机制研究